【明報專訊】蔬菜和水果是健康飲食中不能缺少的一環。衛生防護中心建議「日日二加三」,即每日進食最少二份水果和三份蔬菜(一份水果相等於半條香蕉或一個中型蘋果、橙或梨),有助改善腸道健康及減低患上心臟病、高血壓、糖尿病等慢性疾病和部分癌症的風險。而不少人將「一日一蘋果,醫生遠離我」這句話掛在嘴邊。價錢大衆化、方便攜帶的蘋果,究竟對身體有什麼好處?(編者按:蘋果皮含豐富膳食纖維和抗氧化物?蘋果醋中的醋酸有穩定血糖及控制體重?飲用時要注意什麼,以免牙齒琺瑯質受損?)
相關文章:【血壓標準】自己量血壓注意5大事項 測量時間、姿勢、次數有學問 準確量度助有效監察
蘋果皮含豐富膳食纖維、抗氧化物 飲蘋果醋要注意稀釋
一個中型蘋果能提供約80千卡熱量。雖然維他命C含量不及柑橘類水果,但同樣含有豐富具抗氧化功效的類黃酮 (flavonoids)。人體在正常新陳代謝時會產生自由基(free radicals)這種影響細胞老化的代謝副產物。當體內自由基濃度過高,令抗氧化物被過度耗損,便會增加心血管疾病、白內障和癌症等疾病風險,而蘋果中類黃酮便能發揮其抗氧化功效對抗自由基。
水溶性纖維果膠 助益生菌生長
此外,蘋果亦含有豐富膳食纖維。膳食纖維分為水溶性與非水溶性。水溶性纖維形成凝膠狀,有助延緩食物於胃部的排空時間,令飽肚感增加,幫助控制熱量攝取和體重,並可與油脂物結合再排出體外,降低血液中「壞」膽固醇和維持血糖於正常水平。而蘋果最主要的水溶性纖維為果膠(pectin),是益生菌食物——益生元(prebiotic)。雖然益生元不能被人體分解和吸收,但可被腸道中益生菌發酵成短鏈脂肪酸(SCFAs),促進益生菌生長和維持活性,幫助維持腸道健康。研究更指出,由益生菌所產生的短鏈脂肪酸或有助預防慢性疾病,減低過重或肥胖、糖尿病、動脈粥樣硬化、過敏和致癌等狀况。
【升學規劃意見調查】填寫海外升學問卷調查,有機會獲得$50超市券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