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明報專訊】新型冠狀病毒疫情蔓延,政府專家顧問團成員、港大微生物學系講座教授袁國勇昨日表示,病毒擴散全球,多國未能截斷病毒傳播鏈,預料疫症不會完結,相信要大部分人感染後產生抗體,疫情才會紓緩。他說目前僅0.1%人免疫,直至七成人都染病後有抗體,病例便會很少。衛生防護中心認為按袁國勇所說,今次抗疫會是一場「持久戰」,市民從此要特別注意個人衛生。
港大微生物學系講座教授袁國勇昨接受商台節目《在晴朗的一天出發》訪問表示,病毒已全球擴散,不少國家愈來愈無法完全截斷病毒傳播鏈,即使用圍堵策略,病例不會完全消失。他認為直至大部分人受感染,獲得天然免疫抗體後,疫症才會逐漸紓緩,但難料需時多久。
預計免疫人數每年增加5%
袁國勇指出,現時只有0.1%的人免疫於新型冠狀病毒,預計每年會增加5%,直至七成人有抗體,病例便會很少。他說獲內地官員告知暫未有病人痊癒後復發,港大測試亦發現本港確診者出院後,血液內抗體含量很高,推測受感染後可至少免疫5至10年。不過,他說待相關疫苗及藥物完成研究,需時一至兩年,本港沒相關行業,即使其他國家成功研發,本港或受出口限制,可能「有錢都買不到」。
稱部分人已對世衛失信任
是否宣布全球大流行分別不大
多國先後爆疫,世界衛生組織暫未宣布病毒在全球大流行。袁國勇表示,多國爆疫,部分人已對世衛失去信任,故世衛是否宣布全球大流行,已分別不大,各地會按數據決定如何做圍堵、紓緩、診斷和感染控制措施等。
港府已將健康申報擴展至所有入境旅客。袁國勇認為,香港可考慮要求從爆疫地區入境本港的人,先提交健康證明書,被驗出無病毒,並在當地接受14天檢疫後,方可入境。
麻疹逾九成人口有抗體才停傳播
衛生防護中心傳染病處主任張竹君昨表示,若部分人口有抗體,傳染病就較難傳播,例如麻疹就要超過九成人口有抗體才不會傳播,她認為按袁國勇所說,這次抗疫會是一場「持久戰」,「市民從此以後都要特別留意個人及環境衛生」。
至於本港何時要改變策略,由「圍堵」變成「緩衝」,張竹君說,要視乎世衛和專家意見。她說世衛現階段仍建議各國盡力遏制疫情,以爭取時間研發疫苗和有效藥物,本港亦會繼續圍堵有病徵的病人。
醫管局總行政經理(質素及標準)劉家獻表示,公立醫院隔離病牀仍有六至七成未使用,暫時仍能應付,但未知今次疫情會持續到何時,會聽取專家意見,再決定醫管局服務是否需要增減。
專題系列文章
- 如何讓退休生活更有保障和精彩?退而不休新篇章 豐盛人生下半場
- 青光眼兩類:急性致眼壓飈、眼睛劇痛、模糊 慢性慢難察覺 小心防視力殺手
- 【抗癌】李宗偉電療33次戰勝鼻咽癌 運動對癌症治療發揮關鍵效用
- 【ADHD學習攻略】從了解開始建立正面親子關係及早介入治療把握成長關鍵時機
- 【世界骨質疏鬆日】30歲後骨質流失快 骨骼變脆弱、易骨折 4重點防無聲疾病
- 【痛症】 肩夾擊綜合徵?非肩痛元兇 運動重塑肌腱促進康復
- 睇牙科X光網上短片 港大: 4類內容錯處逐個捉
- 辟穀斷食非人人適合 患肝、腎、心血管病者不宜 少食細嚼更利瘦身健康
- 【女性癌症】乳癌、子宮頸癌 癌症篩查及早發現癌前病變 提升治癒率
- 【流感疫苗】夏季冬季流感夾擊 3類疫苗:滅活、重組、噴鼻減活怎樣揀?哪些防重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