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升學規劃意見調查】填寫海外升學問卷調查,有機會獲得$50超市券
|
養和醫院耳鼻喉科專科醫生何頌偉醫生表示,對付鼻敏感除了要盡量避開致敏原外,進行脫敏治療是「治本」的方法,惟只適用於處理個別致敏原,療程所需時間亦較長。
影響患者生活作息、睡眠質素
鼻敏感引起的徵狀雖不會嚴重至致命,卻可以令患者十分困擾,甚至影響生活質素,例如鼻水倒流嚴重時不但引起咳嗽,更會影響睡眠,繼而令日常生活、工作、精神狀態受到影響。何醫生提醒,切勿輕視鼻敏感,應及早治理以免病情惡化至嚴重才處理。
坊間不乏對鼻敏感病情、服用藥物、治療方法等存有謬誤,以下由何醫生逐一拆解4個謬誤。
謬誤一:鼻敏感只是小毛病,不會出現嚴重併發?
很多人都以為鼻敏感只是小毛病,但何醫生強調,若敏感徵狀嚴重或沒有正確治理,有機會引發鼻竇炎及氣管炎,影響嗅覺,甚至出現影響聽覺等併發症。「敏感引發的黏膜腫脹及分泌物增加可能會阻塞連接鼻腔和耳腔的耳咽管,窒礙中耳氣壓調節,並導致中耳積水及中耳炎,也有些病人因為鼻敏感併發氣管炎,需要入院治療,而鼻竇炎更有可能擴散至鄰近的眼睛及大腦,後果可以十分嚴重。」
何醫生指,不少鼻敏感患者同時患有其他過敏症如哮喘和濕疹,又或鼻瘜肉,令治療鼻敏感變得更棘手,可能需要同時使用消炎及氣管擴張藥物才能擊退徵狀。
謬誤二:鼻敏感是無法根治的病症?
醫生會按患者的不同徵狀處方合適藥物,例如抗敏感藥收鼻水、以噴鼻劑紓緩鼻塞,但何醫生認為這類治療適用於當身體接觸致敏原後出現的徵狀,屬治標不治本。要真正對付鼻敏感的方法應是避開致敏原,而脫敏治療是目前最有機會「治本」的方法。
「脫敏治療利用含有特定份量致敏原的藥物,透過逐步遞增份量,持續地刺激身體免疫反應,讓患者身體對該種致敏原逐漸建立免疫力。經過一段時間後,患者再接觸同類致敏原的過敏反應便會減低。惟脫敏治療只適用於處理個別致敏原,而且療程通常需要以年計,病人必須要有恆心和耐性才能達到根治的效果。」
舌下及口服免疫治療適用於對食物、塵蟎及動物等過敏的患者。於接受療程期間,患者需在緊密監測下進食,及按耐受程度增加份量,以減低對該致敏原的反應。(養和醫院提供)
相關閲讀:【鼻竇炎】 急性與慢性鼻竇炎症狀有不同 拖延治療隨時擴散至眼睛、腦部 併發症後果嚴重
謬誤三:鼻敏感患者長期用鹽水洗鼻會「洗壞鼻」?
何醫生表示,有研究顯示,利用生理鹽水洗鼻有助沖走鼻腔內的致敏原及分泌物,從而紓緩鼻敏感徵狀,一般都十分安全。但他提醒,最重要是確保用作洗鼻的鹽水清潔乾淨,沒受污染。
相關閲讀:【鼻敏感】關於洗鼻的3個迷思 可加快新冠患者康復?可治癒鼻敏感?洗鼻10個步驟
謬誤四:噴鼻劑含有類固醇會引起副作用?
何醫生指:「患者不應害怕使用含有類固醇的藥物,目前治療鼻敏感所使用的噴鼻劑主要針對鼻黏膜,滲透入血液的成分十分低。整個療程一般需時一至兩星期以上,只要按醫生處方和指示使用,出現全身性副作用的風險極低;反而一些非類固醇的收縮噴劑可令鼻黏膜收縮,雖然快見效,但會造成依賴,停藥後容易反彈,令鼻塞情况更為嚴重,病人不應自行胡亂使用。」
要預防鼻敏感發作,何醫生說最有效的方法是透過致敏原測試找出致敏源頭,盡量避開這些致敏源,例如患者對塵蟎敏感,便要減少家居塵蟎,保持室內空氣流通,再配合足夠的休息、均衡飲食攝取足夠營養,以及恆常運動等,有助減少鼻敏感發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