過敏症患者除了因身體不同的過敏反應而困擾外,亦可能因為症狀或行為令日常生活遇到困難,甚至有機會受到排擠、欺凌。隨着近年醫療技術突破,不少過敏症(如鼻敏感、哮喘、皮膚敏感、食物敏感等)已有治本療法,以達致長效控制沒有復發症狀的目標。在改善過敏患者生活的同時,亦需要身邊人接納,才能減少對患者的誤解和身心靈的負面影響。
過敏症患者日常生活受影響 被排擠或嘲諷
養和醫院過敏病科中心兒童傳染病科專科醫生陳偉明醫生指出,接觸過不少過敏症患者,他們因為身體的狀况而在日常生活遇到種種困難,如嚴重濕疹患者會因外表受到同學排擠;患有持續性哮喘人士也可能因未能進行劇烈運動,而無法參與喜愛的球類運動,又或者患有食物過敏病人不能隨意外出用餐,社交生活受到影響。甚或有些患者會被嘲諷或歧視,令他們不知怎樣面對。
找對致敏原 配合脫敏治療 可控制症狀
陳醫生指出,現時已有很多治癒過敏性疾病的方法,只要找到致敏原,配合適切的脫敏治療,有可能全面控制症狀。
此外,社區有不少病人互助小組,可以令患者對自身的過敏症多加了解,同時透過與病友互相分享經歷,可以獲得解決困難的心得。
嚴重患者透過社區支援 減身心靈負面影響
他續說,如有一些較為嚴重過敏的患者,小組會協助他們尋求社工或專職護士的協助,以盡量減少病人所受之苦。希望透過各方面的推動,能幫助患者減輕慢性疾病對身心靈所引致的負面影響。
過敏系列文章
- 【精神健康】長者社交孤立比率升至45% 超全球疫情時比率 「無獨有偶計劃」助減孤獨感
- 3類常見心臟病未必會「心痛」?年輕人也確診?健康護「心」兩件事
- 中大醫院「分娩與母乳餵哺」講座迎接新生命 享受育兒旅程
- 服用益生菌、保健品可達到減肥效果嗎?(腸道菌群與健康系列一)
- 【子宮頸癌】柏氏抹片+驗HPV最準 Vs 自行採樣3法:陰道分泌物、尿液、經血樣本知多啲
- 「眼紅紅」莫非紅眼症作怪 病毒性結膜炎傳染力強
- 拆解急性與慢性鼻竇炎成因、治療及預防方法 炎症嚴重可損視力致腦膜炎
- 跑友注意:膝內側疼痛未必韌帶、半月板問題 或鵝足滑囊炎 P.OL.I.C.E 急救
- 9款沐浴球檢出低濃度致敏香料 5款含小物沒警告 消委會:幼童或誤吞致窒息風險
- 嬰兒血管瘤1個典型症狀:皮膚紅點增大成軟瘤 複雜個案或影響發育 早產嬰風險較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