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醫治療】醫徹中西:中醫醫得慢嗎?

分享此內容:

【明報專訊】我不是皮膚科醫生,但有不少病人就奇難的皮膚病來就診。跟隨我的學生中醫,寫了以下的一個病例。

皮膚乾硬、足冷 屢醫無效

一名中年男子素來無病徵,自覺身體好。他三年前右小腿後側皮膚乾硬,其後其他皮膚出現紅點、小乾塊,主要見於身體下部,亦散見於臍周腰部。就診時,右腿部患處八寸皮膚乾燥、皮厚、脫屑,色黯偏黑。他曾接受數個中醫及西醫皮膚科醫生循濕疹方向治療,當中有的中醫以血熱證治之,皆未有改善。

他體型健碩,不疲倦,腸胃好,脾氣佳,無痛處,下體亦無不適,整體無寒熱感覺異常,只是明顯覺得足冷。他不口乾,舌苔卻黃膩偏厚,舌腫,色偏紫,舌左邊中前方有凹摺紋,右舌邊細看偏光。唇黑。脈滑。右手指甲半月痕全失,左手還有一指甲有。

通常,這些皮膚病用清熱除濕的方法就能見效,但病者之前卻屢治不效。唯有覆核。我斷證為體內痰濁多於濕(中醫認為水液積聚在身體而稠濁的就成痰)。當整體病徵表現甚少,就須在細微之處尋求病因。病者一向健碩,不是陽虛或血虛,亦不覺怕冷,但奇怪的是明顯感覺腳冷,可說是由陽氣分佈受阻所致。病者苔黃膩,細問下,吸煙多年,每日達1至2包,可說是肺熱導致痰熱阻絡。這結論足以制定治療方案,可是,還需思考為何身體徵狀表現有明顯的左右偏向。考慮到氣血的循環,以中醫「左肝右肺」的角度來作考慮。皮膚病患起於右邊下肢,以右邊及身體下部為主。肺主右降,肺熱則消耗陰血,至遠端時陰血更見不足,而肺主皮毛,病患常見於皮膚,恰恰與病者情况相符。病者右舌邊光苔,手指甲半月痕只餘左手有一隻,皆顯示右邊的氣血較為不足。病者舌凹摺紋只見於左邊,凹摺紋由舌下筋脈拘急收縮所引起,亦與左肝主筋相符。以左肝右肺的角度考慮之後,能更好地解釋病者左右不同的表現。肝肺氣血的循環營運不足亦可解釋遠端的足冷。所以最後決定先清熱化痰通絡,在皮膚常方中,特地加入了元參、桑白皮。目標是清肺熱則無痰熱阻絡,絡通則恢復氣血之運行。

但預料皮膚厚實治療可能需時,擬定日後可從治療效果來檢討,待痰熱稍解再同時治以行氣活血。肺熱傷津方面,則當兼用養陰清熱以善其後,使身體各部位得到充分濡養。

覆核細微處斷證 來診兩次大改善

誰料來診兩次後,他不再覆診。再過了兩星期,找人問候他,他回來了。原來他那十數天單單口服清肺熱通絡藥物,皮膚就明顯改善,不再厚實,腳也不再冷了!回來診所只是看看還有什麼地方需要醫治。見他的厚舌苔也大部減退,於是以後也不需再覆診。

中醫學是令人驚訝的醫學。有些人把中醫西醫配合簡化為西醫治病中醫治身體或治未病,又誤以為中醫治病會慢癒。其實中西醫各有所長,匹配有序才是發展方向。

文:香港醫學專科學院院士、浸會大學中醫藥學院榮譽教授余秋良

https://health.mingpao.com/wp-content/uploads/2017/07/M70515q.jpg;

分享此內容:

最新文章
熱門文章
[tptn_list daily=1]
Scroll to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