醫賢心事:在抗疫中的焦慮

(明報圖片)
【明報專訊】抗疫是與危險對抗、保護自己。因為時刻要保持警惕,所以焦慮已在大家心中慢慢累積起來。有一些朋友已經發覺睡眠出現問題,有些之前穩定了的情緒病人這個時候情緒問題再次浮現。
當「戒備狀態」一直持續,壓力便一直累積。這種壓力的來源不是來自某單一事情,比較沒有聚焦,但在生活中使我們不斷牽掛,漸漸形成緊張狀態,使身體不能放鬆下來。在疫情裏,我們無可避免地不時注意着洗手、買口罩、戴口罩、留意身邊有沒有人看似不適徵狀、留意疫情相關新聞等等,這些動作不會使我們馬上焦慮起來,但當時日久了,身體便可能出現不能放鬆的信號,例如腦海總是轉個不停、情緒變得焦躁、處事變得沒有彈性,甚至開始出現疲倦、腸胃不適、半夜醒來等等徵狀。正正因為壓力的來源並不明顯,不是每個人都留意到疫情為我們帶來的壓力。
照顧身心靈 為持久戰作準備
疫情已經持續了一段時間,而且可能還會繼續。當我們在抗疫物資、衛生習慣上已經有了準備,現在是時候也為我們的心靈準備一下。這個準備並不是要自己再做些什麼,而是多留意自己在無意間因為疫情而不能放鬆下來、因為疫情而變得疲累。要打持久戰,便要在抗疫的生活方式裏找到自己能放鬆和享受的時刻,要看見自己在這個戰備狀態下的焦慮。當我們看見自己的感覺,才能找到平衡點,在抗疫之餘不忘照顧自己。
要打持久戰,我們不能一直忽略自己的心靈。是時候重整一下旗鼓呢!
文:何浩賢(精神科醫生)
- 【新冠康復者】中大研究長新冠 逾三成出現失眠 四成慢性疲勞 附3個入睡貼士
- 【新冠後遺症】新冠患者發病逾年仍有長新冠症狀?常見症狀:疲倦、肌肉痛、睡眠困難等 英研究:3類人士要注意
- 【新冠康復者】9%兒童及青少年癒後覆診出現頭暈咳嗽等急性感染後後遺症 症狀持續12周屬「長新冠」
- 【新冠疫苗】料1萬人接種3針新冠疫苗抗體水平仍不足 孔繁毅:免疫力弱者染疫體內病毒長期未清 可致病毒出現變種
- 【新冠變種】Omicron有75分支 港輸入個案涉Omicron亞系3變種 許樹昌:傳染力或與BA.2相若 BA.2.10個案Ct值19至27仍有傳染性
- 【新冠變種】本港發現第二宗Omicron BA.5 陽性患者已接種兩針復必泰疫苗 張竹君引述世衛:傳播力或更高於現時BA.2
- 【新冠疫苗】養和研究:首兩針打科興或國藥 應對Omicron 第3針後30日接種復必泰替代中和抗體呈陽性:69% 科興:7%
- 【肝炎】拆解甲型至戊型5大類病毒性肝炎 歐美兒童急性肝炎首錄死亡 病徵:肝酵素升黃疸腹痛嘔吐 多患者驗出腺病毒
- 【新冠康復者】急性後遺症主要症狀咳嗽疲倦持續少於2個月 長新冠影響味覺嗅覺頭痛氣促難根治 孔繁毅建議設指定門診跨專科治療
- 【新冠疫苗】接種科興/BioNTech復必泰疫苗第一針、第三針或第四針 兒童接種、長者即日籌、社區疫苗接種中心、流動接種車、公立醫院、復必泰疫苗接種服務先導計劃安排(更新2022年4月14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