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報專訊】抗疫是與危險對抗、保護自己。因為時刻要保持警惕,所以焦慮已在大家心中慢慢累積起來。有一些朋友已經發覺睡眠出現問題,有些之前穩定了的情緒病人這個時候情緒問題再次浮現。
當「戒備狀態」一直持續,壓力便一直累積。這種壓力的來源不是來自某單一事情,比較沒有聚焦,但在生活中使我們不斷牽掛,漸漸形成緊張狀態,使身體不能放鬆下來。在疫情裏,我們無可避免地不時注意着洗手、買口罩、戴口罩、留意身邊有沒有人看似不適徵狀、留意疫情相關新聞等等,這些動作不會使我們馬上焦慮起來,但當時日久了,身體便可能出現不能放鬆的信號,例如腦海總是轉個不停、情緒變得焦躁、處事變得沒有彈性,甚至開始出現疲倦、腸胃不適、半夜醒來等等徵狀。正正因為壓力的來源並不明顯,不是每個人都留意到疫情為我們帶來的壓力。
照顧身心靈 為持久戰作準備
疫情已經持續了一段時間,而且可能還會繼續。當我們在抗疫物資、衛生習慣上已經有了準備,現在是時候也為我們的心靈準備一下。這個準備並不是要自己再做些什麼,而是多留意自己在無意間因為疫情而不能放鬆下來、因為疫情而變得疲累。要打持久戰,便要在抗疫的生活方式裏找到自己能放鬆和享受的時刻,要看見自己在這個戰備狀態下的焦慮。當我們看見自己的感覺,才能找到平衡點,在抗疫之餘不忘照顧自己。
要打持久戰,我們不能一直忽略自己的心靈。是時候重整一下旗鼓呢!
文:何浩賢(精神科醫生)
專題系列文章
- 調查:96%受訪者牙齒酸蝕 徵狀:牙齒變細變黃或崩缺「以酸代甜」飲食料元兇
- 母乳庫兩月逾百捐贈者集300升 母乳含抗體、免疫因子 保護嬰兒免受感染
- 【三高】慢病共治篩者近4成高血糖或血壓 28日起涵血脂檢查
- 消委報告:18款防曬妝前底霜成分或擾內分泌
- 雪卵存精擬修例撤10年期限 過來人41歲懷孕:信有助生育率
- 諾如病毒肆虐 防護中心:急性腸胃炎活躍度高 生蠔魚生易受污染
- 日本諾如病毒爆發一死多人食物中毒 防護中心:高度傳染須梘液洗手 籲外遊警惕
- 關注中小學生超重肥胖率 減患高血壓、糖尿病、脂肪肝等風險
- RSV經飛沫傳播 孕婦應否接種RSV疫苗?副作用、風險知多啲
- 養和「心臟導管介入資助計劃」為4類病人提供手術資助 獲李嘉誠基金會捐款逾百病人受惠 現接受申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