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報專訊】不少人由於夏季貪涼,又或秋季赤足時受到寒氣侵襲,所以要趁天氣欲寒未寒之時盡快排出,避免寒邪蓄積於體內,引發秋冬易犯的咳喘、腰腿足痛等症。最簡單實用的方法就是以中藥泡足,而中藥泡足的種類繁多,下面介紹幾種常用的方法:
1. 艾葉泡足方
艾葉是一種中藥,《本草從新》認為,艾葉「能回垂絕之元陽,通十二經,走三陰,理氣血,逐寒濕,暖子宮,止諸血,溫中開鬱,調經安胎」,具有多種治療作用。夏秋季氣溫高,微生物繁殖快,飲食稍有不慎即會引起腹瀉,除了就醫服藥,用艾葉泡腳也可緩解腹痛腹瀉。方法是將100克乾艾葉(現時已少有新鮮艾葉,可到中藥房購買),放入淨水中,煮開後倒進足浴盆,待水溫降低至約40℃左右,就可浸泡雙腳20至30分鐘。艾葉泡足也是預防秋冬風寒感冒、咳喘的常用方法。
【升學規劃意見調查】填寫海外升學問卷調查,有機會獲得$50超市券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