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報專訊】香港仍未入夏,昨日已出現本港今年首宗本地登革熱個案。住元朗崇山新村八旬老翁,經常到後園耕作,因發燒而檢測新冠病毒,呈陰性並持續發燒,入院驗血證染登革熱。衛生署稱,4月出現本地個案,屬本港近10年最早。衛生防護中心傳染病處主任張竹君表示,4月並非雨季,或涉及未發現的輸入性個案將病毒傳播,直言非常關注及擔心,憂若出現登革熱爆發再同時應付新型冠狀病毒疫情,會非常麻煩。有區議員表示當區有農地、豬場等,蚊患較嚴重,促當局加緊滅蚊。
衛生防護中心昨公布,一名有長期病患的84歲男子,因本身病患4月3日到元朗普通科門診診所,其間發現發燒,抽樣本化驗對新冠病毒呈陰性,於7日因持續發燒到博愛醫院急症室求醫,同日轉送屯門醫院,血液樣本對登革熱病毒呈陽性,現時情况穩定,已退燒。
中心表示,病人與太太住元朗崇山新村,經常到同村家人後園耕作,潛伏期內沒外遊,病人表示村內及家人的後園有蚊,但未能記起曾否被蚊叮。病人太太及同村家人至今無病徵,正接受醫學監察。
港3月白紋伊蚊誘蚊產卵器指數 將軍澳北最高
本港3月白紋伊蚊誘蚊產卵器指數最高的地區是將軍澳北的6.7%,其次是元朗元崗的4.1%,記者昨傍晚到崇山新村,見區內垃圾收集位置堆滿垃圾,面積約為200至300平方呎。元朗區區議員李俊威稱,元朗崇山新村區較「原始」,有農地、豬場、工業,多草叢,雨後往往積水數日至一周,蚊患一向較嚴重。李續稱,確診者附近有四、五個小區,約300多名村民居住,他們對有登革熱個案出現都比較擔心,希望當局加緊清除區內雜草、除蚊和加密收集垃圾。
衛生防護中心表示,這是今年首宗本地個案,另錄得19宗外地傳入個案,中心正與食環署評估和防止可能出現的擴散。 2018年獅子山公園和長洲曾出現登革熱爆發,當年曾錄得29宗本地個案,另134宗輸入;2019年本地個案回落至1宗,另197宗輸入個案。衛生署補充,4月出現本地個案屬本港近10年最早,上一次較早出現為2015年5月的本地個案。
張竹君:若同時應付登革熱及新冠病毒疫情 「非常麻煩」
衛生防護中心傳染病處主任張竹君表示,關注和非常擔心今年首宗本地個案,稱4月未踏入雨季,亦未轉熱,難估計4月出現個案原因。她稱,可能有本地蚊帶病毒,亦可能涉及未被察覺的輸入個案。她續說,如本地有蚊媒引致爆發,要同時應付登革熱及新冠病毒疫情「都係非常之麻煩」。
食環署回覆稱,會在患者居所及到訪過的地點附近展開蚊患調查和防蚊滅蚊工作,包括清除積水和施放殺蟲劑,亦會於相關地方搜集白紋伊蚊樣本化驗,以助尋找感染源頭。新冠病毒病流行期間,該署防蚊及滅蚊工作無受影響,第一期滅蚊運動已在今年2月至3月進行,第二期滅蚊運動將在4月20日展開至6月19日。
專題系列文章
- 中西藥合用改善紅斑狼瘡、乾燥綜合症等慢性炎症反應 港大:具協同療效
- 【腦癇症】機械臂微創手術確認癲癇病源 免開顱更精準 手術時間減半
- 【罕見病】子7歲確診杜興氏肌肉營養不良症 活動能力漸失不自怨 母:他是我老師
- 【Monday Blues】研究:在職與否焦慮星期一引發皮質醇高 長期壓力增心臟病風險
- 【躁鬱症】研究:鋰劑可安全應用於躁鬱症治療 副作用發病率低
- 中風病人無法吞口水 以「內窺鏡吞嚥練習」 兩月可拆胃喉
- 醫生:肺癌破壞肺結構致功能受損 一旦感染可致急性呼吸衰竭
- 慢病共治逾13萬人接受「三高」篩查 四成確診糖尿病、高血壓或高血脂
- 首間婦女康健服務「樂妍站」提供子宮頸癌和乳癌篩查 64歲或以下須先做會員
- 日本百日咳持續蔓延 今年至今感染人數已達去年全年5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