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報專訊】國內對武漢肺炎治療的研究再傳進展,中國疾病預防控制中心昨天(26日)表示,該中心已開始研發新型冠狀病毒疫苗,目前已成功分離病毒,正在篩選種子毒株。針對疫情防控,有國內病毒學專家表示,「不是每個人都會感染,感染的人還是少數」;但防控仍存在一定難度,不可輕敵。
相關資訊:【武漢肺炎】戴口罩常見三錯誤 如何令兒童唔抗拒戴口罩?護理專家話你知
中新社報道,中國疾病預防控制中心在北京召開工作介紹會,介紹新型肺炎疫情發生以來該中心對新型冠狀病毒的系列研究。疾控中心病毒病預防控制所長許文波透露,目前該中心也正在進行新冠病毒肺炎的藥物篩選。
專家:封城為防二三次感染
《中國日報》報道,中國疾控中心病毒病所持續攻堅,首從華南海鮮市場的585份環境樣本中,檢測到33份樣品含新型冠狀病毒核酸,並成功在陽性環境標本中分離病毒,提示該病毒來源於華南海鮮市場的野生動物。
針對當前武漢封城、人群聚集管控等疫情防控手段的效果,中國工程院院士、衛健委醫學分子病毒學重點實驗室教授聞玉梅對新華社說,封城等措施是為預防已感染人群造成二次或三次感染,應能令疫情逐步得到控制,不過需要一個過程,相信約20天後疫情擴散勢頭會有所下降。「不是每個人都會感染,感染的人還是少數。」她指出,在疾病流行過程中,人體必然會產生針對該微生物的免疫,當群體的免疫能力提高,疫情最終就會終止。
不過曾參與沙士防控的北京協和醫院感染內科主任李太生亦指出,新型冠狀病毒肺炎的防控存在一定難度,不可輕敵。他表示,沙士病毒的潛伏期平均是6天,而新冠病毒是9天,更難防控。該院感染內科副主任曹瑋也表示,該病毒潛伏期內沒有典型徵狀也具有傳染性,亦給防控工作帶來一定難度。
(武漢肺炎)
專題系列文章
- 【前列腺癌】全球首項研究磁力共振導航放射治療 晚期患者有選擇 養和:3年100%存活 零嚴重副作用
- 私營診所規管邁新篇章 病人安全權益添保障
- 晚間經常咳嗽是哮喘先兆?(醫度百科)
- 䟴腳總比久坐好 促進血液循環減膝蓋不適 人搖未必福薄
- 【樂齡生活】退而不休 樂齡有計 專家:長者如何儲蓄健康 活出精彩退休生活?
- 青光眼兩類:急性致眼壓飈、眼睛劇痛、模糊 慢性慢難察覺 小心防視力殺手
- 【抗癌】李宗偉電療33次戰勝鼻咽癌 運動對癌症治療發揮關鍵效用
- 【ADHD學習攻略】從了解開始建立正面親子關係及早介入治療把握成長關鍵時機
- 【世界骨質疏鬆日】30歲後骨質流失快 骨骼變脆弱、易骨折 4重點防無聲疾病
- 【痛症】 肩夾擊綜合徵?非肩痛元兇 運動重塑肌腱促進康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