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報專訊】消委會去年接獲13宗關於隱形牙箍服務投訴,發現部分隱形牙套公司的矯齒療程模式為自助或半自助,不設本港註冊牙醫作牙科檢查及於療程跟進。其中有投訴人花1.8萬元在一間牙套公司買療程,在佩戴到第9副牙套後,感到牙齒劇痛及神經痛,其後更發現牙齦萎縮,但只獲「職員」建議用漱口水處理及停用牙套。消委會認為政府應密切留意這類模式運作及無註冊牙醫跟進的矯齒服務對消費者的風險,並深入研究如何能為消費者提供較全面保障;如有需要,須考慮是否規管這類矯齒服務。
近年興起隱形牙套矯齒療程,以無礙外觀及方便清潔作招徠。(資料圖片)
牙套矯齒去年收13宗投訴 事主:隱形牙套令神經痛牙齦萎縮 無牙醫跟
近年興起隱形牙套矯齒療程,以無礙外觀及方便清潔招徠。其中一名投訴人林小姐花1.8萬元在一間牙套公司買療程,一名「職員」為她評估。但她佩戴到第九副牙套後,感到牙齒劇痛及神經痛,牙縫變闊,其後更發現牙齦萎縮,但只獲建議用漱口水處理及停用牙套。林遂要求與公司負責人面談,但只獲安排「助理職員」會面,對投訴及要求諸多推搪,最終消委會介入,惟公司只願按比例退回5800元,林認為公司未能提供適切服務,不接受相關退款。
【升學規劃意見調查】填寫海外升學問卷調查,有機會獲得$50超市券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