醫言有理:小查利的罕見病

分享此內容:

【明報專訊】英國一名11個月大男嬰「小查利」,患有罕見先天性疾病「線粒體脫氧核糖核酸耗竭症候群」(Mitochondrial DNA depletion syndrome),導致全身肌肉萎縮,多個器官衰竭。嬰兒康復無望,醫院建議為「小查利」拔除所有維生儀器,讓他安詳辭世。「小查利」的父母大力反對,最後雙方對簿公堂。父母起初要求法庭准許他們帶「小查利」前往美國,接受試驗性治療,但最後只希望可以帶「小查利」回家共度最後數天的日子。「小查利」的個案引發不少法律及道德爭議,令全球關注。英國及歐洲人權法院最終判決醫院勝訴,「小查利」在醫院安詳離世。

每個人體細胞包含「細胞核」(cellular nucleus)、「細胞質」(cytoplasm)及「細胞膜」(cellular membrane)三個部分;「線粒體」(mitochondria)屬於「細胞質」內其中一種「細胞器」(organelle),內含小量源自母卵的「線粒體脫氧核糖核酸」(mitochondrial DNA)。細胞用「葡萄糖」(glucose)作燃料,其「氧化作用」(oxidation)涉及「黃素腺嘌呤二核苷酸」(Flavin Adenine Dinucleotide, FAD)及「煙酰胺腺嘌呤二核苷酸」(Nicotinamide adenine dinucleotide, NAD)兩種物質的「氫化過程」(hydrogenation),最後「線粒體」接棒,將它們轉化成「三磷酸腺苷」(Adenosine Triphosphate, ATP),為細胞提供所需能量,因而「線粒體」又被稱為細胞的「發電廠」(power house)。

大腦肝臟等器官受影響

「線粒體脫氧核糖核酸耗竭症候群」乃一組遺傳性疾病,若父母同時攜有隱性的異常基因,下一代即有四分之一機會染病,屬「常染色體隱性遺傳」(autosomal recessive inheritance),患者體內細胞組織的「線粒體脫氧核糖核酸」大幅下降,受影響器官包括「肌肉」(myopathy)、「肝臟」(hepatopathy)、「大腦」(encephalomyopathy)及「腸胃消化道」(gastrointestinal tract);目前未有效療法,患者一般早逝,只有極少數可活至十多歲。科學家正積極尋找有效的預防或治療方法。

文:梁憲孫(血液及血液腫瘤科專科醫生)

https://health2.mingpao.com/ftp/Health2/20170807/news/_07YC001_.jpg罕見病男嬰——英國男嬰查利加德患有罕見遺傳病,引發其父母和醫院間的矛盾,最後要對簿公堂。(資料圖片);

分享此內容:

關於明報健康網

由《明報》及養和醫院共同策劃的《明報健康網》,是一個屬於都巿人的健康資訊網站,從養生保健、均衡生活、正視都巿疾病,以及醫學科技新知等等各方面都會觸及,為注重健康的男女老幼及熱愛家庭的人士,提供一站式健康資訊。《明報健康網》聯同一眾醫生、護士、物理治療師、營養師及其他專業的醫務人員,携手與你並肩同行健康富足之路!

明報網站 · 版權所有 · 不得轉載
Copyright © 2018 – 2025. Mingpao.com All rights reserved.

Scroll to Top
【升學規劃意見調查】填寫海外升學問卷調查,有機會獲得$50超市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