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呼吸道感染|學童爆發個案續增 6 成涉幼稚園、幼兒中心 周六起停課 梁子超:與新型冠狀病毒傳播有不同
本港近日爆發的上呼吸道感染個案,截至今(12日)早9時半,衛生署共錄得171宗,超過1900人受影響,其中101宗、即近六成涉及幼稚園、幼兒園暨幼兒中心或幼兒中心,局方非常關注,情況令人憂慮。呼吸系統專科醫生梁子超在港台節目中指出,新型冠狀病毒與上呼吸道感染的傳播途徑不同,上呼吸道感染是常見疾病,而引致感染的病毒已經風土化,一般會透過飛沫、接觸或空氣等傳播。食物及衛生局長陳肇始今宣布全港幼稚園及幼兒中心本周六(14日)起暫停面授課堂或服務14天至11月27日。
相關文章:上呼吸道感染|單日增 9 間學校爆發個案涉逾300學生職員 曾祈殷: 一窩蜂式感染 料非新冠病毒或流感 防疫響警號
上呼吸道感染學童病徵:發燒、咳嗽、流鼻水、喉嚨痛
陳肇始指出,上呼吸道感染個案反映儘管已強制戴口罩,學校亦採取感染控制措施,但幼兒年紀小,治理能力相對較弱,故出現爆發;她稱,考慮到本港新型冠狀病毒疫情、全球疫情嚴峻、冬季流感高峰期將至,加上幼兒個人衛生情況、幼稚園或幼兒中心較多群體活動和互相觸摸等因素後,決定暫停面授課堂。她稱,相關部門會檢視情況,再決定是否延長安排。
進入明報文化館,揀選您最想重溫的社會變遷範疇集體回憶 立即投票! |
梁子超:學童衛生意識低 易交叉感染
呼吸系統專科醫生梁子超於11日在港台節目中表示,上呼吸道感染是常見疾病,「其實年年都有」,而引致感染的病毒已經風土化,一般透過飛沫、接觸或空氣等傳播,加上秋冬天氣轉涼及空氣污染,幼兒衛生意識低,復課後互相接觸的活動增加,或增加交叉感染風險,令幼兒園出現多宗感染。
新冠病毒、上呼吸道感染傳播途徑不同
梁子超續指,新型冠狀病毒與上呼吸道感染的傳播途徑不同,相信學校未必有新冠病毒群組感染。 梁子超稱,新型肺炎爆發一般影響年紀較大的人;感染新冠病毒的13歲以下兒童,病徵一般較輕微和不明顯,他們很少成為傳播源,即使歐美地區復課,不少兒童確診新冠病毒個案是由成年人傳染。
宜接種流感疫苗
他呼籲,學童若有上呼吸道感染就不要上學,要待病徵消失24小時後才上學;並提醒市民要接種流感疫苗,可避免和新型冠狀病毒混淆診斷,並減輕醫療負擔。
衛生防護中心資料顯示,涉日前的9間學校包括:旺角樂希幼兒學校、沙田粵南信義會腓力堂愛鄰幼兒學園、麗港城迦南幼稚園、深水埗仁愛堂龐盧淑燕幼稚園、九龍城迦南中英文幼稚園、東涌善一堂逸東幼稚園、元朗八鄉中心小學、灣仔高主教書院小學部及九龍城民生書院小學,共涉及259名學生,年齡介乎2至9歲,病徵包括發燒、咳嗽、流鼻水和喉嚨痛。其中以東涌善一堂逸東幼稚園爆發所涉人數最多,共54名學童受影響,年齡介乎3至6歲。
衛生防護中心派發深喉唾液樣本瓶
衛生防護中心日前表示,考慮到新型冠狀病毒疫情,而近日錄得在學校爆發上呼吸道感染個案有所增加,中心會為出現爆發個案的學校派發深喉唾液樣本瓶,為受影響班別的師生檢驗新型冠狀病毒,並會建議有關班別於未獲得檢測結果前停課不少於3日。
- 3大皮膚問題:膚色暗啞、暗瘡、濕疹 營養師7個貼士 從飲食入手容光煥發
- 【直腸癌】研究:直腸癌患者半年免疫治療 腫瘤100%消失 減傳統療法後遺症 復發及長期治癒率未知之數
- 【天氣病】夏天高溫潮濕 哮喘、肺炎、沙門氏菌致食物中毒、關節痛發病機會增 高危一族要注意
- 【新冠疫苗】18至59歲接種首針和第2針復必泰疫苗相隔延長至8星期 減心肌炎風險 22日起可改預約
- 【懷孕準備】35歲前生育較佳?夫婦生育前應如何準備及懷孕前檢查包括什麼?
- 【新冠變種】病毒即時有效繁殖率破3個月新高 1患者可傳染逾2人 歐家榮:個案「散發」15區 料傳播鏈眾多
- 【新冠變種】理大蕭傑恒憂BA.4及BA.5兩變種病毒流入社區 免疫逃逸能力較BA.2高 易二次感染
- 【貧血原因】缺乏鐵質致頭暈心悸免疫力下降 逾80%港人攝鐵不足 貧血忌亂吃補充品(附含鐵質食物)
- 【呼吸道感染】研究:包膜細菌、猩紅熱、水痘及肺結核等4類傳染病較新冠爆發前減 團隊倡續戴口罩 防細菌爆發控抗生素用量
- 【新冠康復者】疫苗通行證第三階段實施 關於兒童、成人、長者、康復者未或已接種疫苗的7個問題 注意康復紀錄二維碼有效期6個月
- 新冠肺炎|張竹君:研究發現銀礦灣Staycation群組後本地個案病毒株跟尼泊爾輸入相似
- 上呼吸道感染|幼稚園爆發個案屬腸病毒和鼻病毒 非流感 究竟上呼吸道感染跟一般傷風感冒及流感,有何分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