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風患者常見失眠、睡眠窒息症?及早處理避免影響情緒健康、增二次中風風險  

分享此內容:

【明報專訊】中風是一種影響腦部血流的疾病,根據世界中風組織(World Stroke Organization)資料,全球有逾1億人正受中風後遺症困擾。中風除了帶來身體功能障礙,還可能引發長期睡眠問題(編按:包括失眠、睡眠窒息症、睡眠深度等)。研究顯示,約50%至70%中風患者在康復過程中有不同程度的睡眠障礙,若忽視這些睡眠問題,除了影響康復進度,亦會增加再中風的風險。(編按:怎樣建立良好睡眠習慣?以下有5個睡眠貼士。)

小中風後遺症, 中風面癱, 中風, 面癱 中風, 中風經絡按摩順序, 中風按摩穴位, 面中風, 中風復健要多久, 中風穴位, 中風言語治療, 談笑用兵 中風, 中風 面癱, 中風康復的秘訣, 中風先兆麻痺, 中風穴位按摩, 中風後頭暈怎麼辦, 小中風多久會好, 中風口號, 眼睛中風後遺症, 中風後可以按摩嗎, 中風 談笑用兵, 中風 康復, 中風康復, 糖尿病 中風, 眼中風後遺症, 眼中風手術, 中風談笑用兵, 中風 按摩, 中風住院多久香港, 輕微中風後遺症, 中風康復的秘訣加快復健速度, 中風後頭痛, 中風後治療, 小中風 後遺症, 筋膜槍 中風, 小中風會痊癒嗎, 中風 穴道, 中風手術時間, 中風 穴位, 中風黄金3小時, 中風後穴位按摩, 眼中風 治療, 頭暈 中風, 筋膜槍中風, 世界中風日, 輕微腦中風會好嗎, 輕度中風, 中風食物, 中風先兆, 中風復康, 嘴角抽搐中風, 中風後護理, 中風急救, 中風前兆, 中風後遺症, 中風 徵兆, 中風原因, 中風後的言語治療, 中風按摩, 中風可以按摩嗎, 急性中風治療, 中風徵兆, 糖尿病中風, 中風復康護理, 臉部中風治療, 中風 復 康, 中風 成因, 心臟衰竭中風, 中風 治療, 小中風先兆, 急性中風, 中風 先兆, 中風康復治療, 中風治療, 談笑用兵小中風, 輕微 中風 症狀, 中風吞嚥困難飲食, 小中風後的保養, 輕微中風症狀, 中風可以腳底按摩嗎, 中風後的物理治療, 預防中風, 低血壓中風, 中風黃金時間, 中風先兆 麻痺, 中風風險檢查, 中風護理措施, 腦中風原因, 眼睛小中風, 中風後, 中風視力恢復, 中風 治療費用, 中風復康院舍, 中風檢查, 小中風原因, 按摩中風, 中風 言語治療, 心源性中風, 中風復健按摩, 中風康復時間, 糖尿病會中風嗎, 小 中風 後遺症, 中風穴道, 按摩 中風, befast 中風, 中風 預防, 中風復康治療, 按摩槍中風, 中風推拿, 眼中風治療, 輕微中風會好嗎, 中風 診斷, 耳中風治癒率, 急性耳中風, 急性 中風, 中風徵狀, 輕微中風復健, 中風手腳無力穴道, 中風後言語治療, 糖尿病中風飲食, 面部中風, 臉部中風前兆, 中風後遺症治療, 中風預防, 中風 原因, 腦中風前兆, 中風復健, 中風語言訓練, 中風黃金治療時間, 中風黃金三小時, 小中風, 輕微中風, 中風 會 好 嗎, 小中風飲食, 頭痛 中風, 中風的前兆, 中風 肺炎, 中風 復康, 中風可以推拿嗎, 鍾伯光中風, 小中風治療, 中風美術研究所, 中風 後遺症, 中風 黃金時間, 中風復健每日走路2小時, 腳中風, 中風復康中心, 中風攣縮, 中風 穴位 按摩, 中風穴道按摩, 腦幹中風症狀, 中風 血糖, 突然中風, 輕微中風運動, 中風復康運動, 中風治療黃金期, 中風 運動, 胃中風, 臉部小中風, 中風心理輔導, 肺中風,

中風康復者少正視失眠、睡眠窒息症等睡眠問題

中風導致腦細胞死亡及腦功能受損,患者在漫長的康復過程中,要面對各種大大小小後遺症,常見有癱瘓或活動控制困難、感官受損及痛楚等;較少人正視中風後的睡眠問題,包括失眠、睡眠窒息症,還有夜間腿部不自主抽動而影響睡眠深度,因生理時鐘調節異常而導致晝夜顛倒,以及因夜間睡眠欠佳令白天過度嗜睡等。這些問題與多種因素有關,包括調節睡眠的腦部區域受損,慢性疼痛與不適引致入睡困難,白天活動量減少影響夜間睡眠驅動力,以及心理壓力與焦慮影響睡眠質素等。

長期或增再次中風、死亡風險

別小看這些中風患者常見的睡眠問題,除了影響日間精神狀態及日常活動,如果中風後睡眠問題未能及時處理,可能會對健康產生嚴重影響,包括:影響中風康復:睡眠對大腦修復至關重要,良好睡眠有助於大腦神經可塑性(neuroplasticity),促進康復效果

增再次中風風險:睡眠窒息症與高血壓、心血管疾病有密切關係,可能提高再次中風風險

增死亡率:長期睡眠障礙有較高死亡風險,特別是重度睡眠窒息症患者

影響情緒健康:睡眠障礙會增加焦慮與抑鬱風險,中風後抑鬱症(post-stroke depression,PSD)常發生於睡眠品質欠佳的患者,影響生活質素與康復動力


相關閲讀:【小中風】兩成患者3個月內變「真中風」 提防劇烈頭痛、頭暈等中風徵狀


認知行為治療 調整行為與思維

睡眠對中風患者康復與健康影響深遠,幸而現時有許多有效的非藥物治療方式幫助改善睡眠質素,包括認知行為治療與光照療法。

認知行為治療是一種經科學實證的行為療法,方法包括:

規律睡眠習慣:建立有規律的睡眠習慣,例如固定睡眠時間,避免長時間臥牀卻無法入睡

睡眠限制:透過減少過多的牀上時間,提高睡眠效率

放鬆訓練:使用深呼吸、肌肉放鬆或冥想等技巧,放鬆心情,提高入睡速度

認知重建:改變對睡眠的負面想法,例如「我今天一定又睡不着」,減少焦慮

研究顯示,透過糾正有關睡眠的慣性思想、行為及生活模式,認知行為治療有效改善失眠,提升中風患者的睡眠質素與日間功能,同時減少焦慮與抑鬱情緒。

光照療法 調整生理時鐘

人體生理時鐘主要由光線調節,晨光能夠調整內在節律,使睡眠與清醒時間更穩定。然而,中風患者因活動能力減少,接觸戶外陽光的時間未必足夠,導致生理時鐘混亂,出現睡眠障礙。光照療法是透過特定強度的光照來調整生理時鐘的非藥物治療,適用於晝夜節律紊亂的患者。

光照療法主要透過在日間暴露於強光(如日光或10,000勒克斯(lux)光照燈)來抑制褪黑激素分泌,使生理時鐘前移,幫助早睡早起;在夜間,患者則需要減少暴露於藍光(如關閉手機、電視)來促進褪黑激素分泌,提高夜間睡意。

多項研究證實,光照療法可改善失眠、調整生理時鐘、降低白天嗜睡,並有助改善抑鬱症狀。對於中風患者來說,透過調整環境,例如增加日間光照、減少夜間藍光暴露、固定起牀時間,亦有效改善睡眠質素與情緒狀態。

研究招募:理大研究助中風者好眠

香港理工大學康復治療科學系正在開發專門為中風患者設計的治療方案,目標是幫助中風病人改善睡眠,降低再次中風的風險,提升整體生活質素,維持良好的情緒狀態。研究結合有科學支持的方法,並透過測量褪黑激素水平、睡眠結構與日間功能來評估效果,希望為中風患者提供更個人化、更有效的睡眠治療,重拾健康生活。理大康復治療科學系正在招募中風人士參與睡眠治療的研究,有興趣者可掃描二維碼了解更多。


相關閲讀:睡眠窒息症5類人士提高警覺 初確糖尿病、高血壓患者宜考慮做睡眠測試評估


甜夢貼士:午睡宜3點前 最多瞓20分鐘

不論是否中風患者,良好睡眠對每個人身心健康都十分重要。以下是一些優質睡眠貼士,希望大家建立良好睡眠習慣。

1. 建立有規律睡眠時間

•每天固定時間上牀與下牀,即使周末也維持,幫助身體建立穩定的生理時鐘

•如果晚上無法入睡,避免長時間躺在牀上,可以起身做一些放鬆的活動直至有睡意

2. 創造良好睡眠環境

• 確保臥室安靜、昏暗且涼爽

•使用遮光窗簾或眼罩來避免光線干擾,尤其是窗外街燈或電子設備的藍光

•若有環境噪音,可以使用耳塞降低干擾

3. 避刺激飲食

•睡前避免攝取咖啡因(如茶、咖啡、可樂、朱古力),因為它可能影響睡眠長達6小時

•睡前2小時內避免喝酒與吸煙,因為酒精會干擾睡眠結構,尼古丁則是興奮劑

4. 增日間活動與光照

•白天多活動和接觸陽光,尤其是早晨陽光,有助調整生理時鐘並提升夜間睡眠質素

•避免下午或傍晚小睡過長,午睡建議在下午3點前並限制在20分鐘內,避免影響夜間睡眠

5. 睡前放鬆身心

•睡前1小時避免使用手機、電腦、電視等電子設備,以免藍光抑制褪黑激素的分泌,影響入睡

•做一些放鬆活動,如冥想、深呼吸、泡溫水浴或閱讀,幫助身體進入睡眠狀態

文:劉俊麟(香港理工大學康復治療科學系助理教授)

編輯:梁小玲

美術:謝偉豪

facebook @明報副刊

明報健康網:health.mingpao.com

電郵:feature@mingpao.com

(本網發表的作品若提出批評,旨在指出相關制度、政策或措施存在錯誤或缺點,目的是促使矯正或消除這些錯誤或缺點,循合法途徑予以改善,絕無意圖煽動他人對政府或其他社群產生憎恨、不滿或敵意。)

分享此內容:

Scroll to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