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報專訊】衛生防護中心前晚確認32個確診侵入性乙型鏈球菌的患者屬血清三型基因序列型283(ST283),感染源頭相同,屬群組爆發。衛生防護中心昨表示,截至前日,錄得88名住院病人感染侵入性乙型鏈球菌(下稱乙鏈)感染個案,即增加9人,ST283群組人數維持32人,有9宗個案基因序列分析結果有待確定。中心表示,有報告指出ST283的侵入性乙型鏈球菌存在於淡水魚中,特別是養殖魚,建議水產或食肆的從業員應在處理水產時戴上手套,並避免徒手直接接觸水產或污水,市民在街市選購魚類時亦不應觸碰魚身、不應使用店舖提供的毛巾。衛生防護中心表示日前接獲醫管局通報,上月有58名住院病人經檢測後證實感染侵入性乙型鏈球菌,本月首10日有21人感染,較過去3年每月介乎9至26宗有所增加。感染者包括42男37女,年齡介乎一個月大至96歲,主要出現敗血症、腦膜炎、化膿性關節炎、膿腫或蜂窩組織炎等。感染及傳染病科專科醫生林緯遜表示,部分乙型鏈球菌寄存在人體內,部分則可透過接觸淡水魚或食用未煮熟淡水魚而感染,該菌可感染身體不同部位,感染後死亡率較高,約為6.5%至11%。要預防感染乙型鏈球菌要注意以下4個貼士。
乙型鏈球菌感染增9人累計88人 感染原因:部分曾接觸淡水魚
衛生防護中心表示,ST283的32人群組當中,無人報稱曾食用淡水魚生,3人為食肆廚師、一人為兼職魚販,10人已出院。衛生防護中心結集部分個案曾到訪的街市內採集的魚樣本和環境樣本,確定與該32宗ST283個案的基因排序脗合。中心認為病人感染可能與處理未經烹煮的淡水魚時手部帶有傷口有關,但是亦不能排除與食用未煮熟的淡水魚有關。漁護署亦正開展於淡水魚批發市場採集更多魚樣本,協助確定本地淡水魚的情况。
本港40日內錄得近80宗感染侵入性乙型鏈球菌個案,部分人病發前曾接觸鯇魚等淡水魚,醫管局日前表示,已有7名感染者死亡。衛生防護中心表示,部分個案曾到荃灣楊屋道街市和元朗雞地,當局在相關街市採集的環境樣本和魚樣本,基因排序與部分患者的樣本脗合。昨日在荃灣楊屋道街市,大部分顧客不知有侵入性乙型鏈球菌個案。衛生防護中心本月曾兩度公布相關個案,均沒提及有患者死亡。
感染可能與食用未煮熟或處理未經烹煮淡水魚
衛生防護中心表示,部分個案曾到訪荃灣楊屋道街市及元朗「雞地佳得香港實業有限公司」,化驗分析顯示,最少32宗個案屬血清三型基因序列型283(ST283),與相關街市內採集的環境樣本和魚樣本基因排序脗合。中心認為病人感染可能與處理未經烹煮的淡水魚時手部有傷口,或食用未煮熟的淡水魚有關。發言人又稱,食環署已在相關街市徹底清潔及消毒,而漁護署會到淡水魚批發市場採集更多魚樣本,協助確定本地情况。
相關文章:認清類風濕關節炎 把握治療黃金期
可致腦膜炎敗血症 死亡率可達11%
感染及傳染病科專科醫生林緯遜表示,部分乙型鏈球菌寄存在人體內,部分則可透過接觸淡水魚或食用未煮熟淡水魚而感染,該菌可感染身體不同部位,引發腦膜炎、敗血症等,感染後死亡率較高,約為6.5%至11%,免疫系統較差者如長者、慢性病患者等,接觸該菌後更易感染,亦更易變重症。
翻查資料,衛生署本月4日和18日曾公布正調查侵入性乙型鏈球菌個案,均未提及有患者死亡。本報昨晚向衛生署查詢,死者是否曾食用未煮熟的淡水魚、處理淡水魚時有傷口,以及為何未主動公布有患者死亡,衛生署回覆稱,衛生防護中心流行病學調查仍在進行。
知多啲:星洲2015年360人感染 四成因吃淡水魚生
香港上月至本月10日錄得79宗侵入性乙型鏈球菌感染個案,約四成屬於血清三型基因序列型283(下稱ST283)。根據新加坡的資料,ST283是唯一一種可造成食源性疾病(foodborne disease)的侵入性乙型鏈球菌株,即可透過進食感染。新加坡2015年曾爆發侵入性乙型鏈球菌感染,當時約有360人受感染,其中逾160宗個案因食用由淡水魚烹調的中式生魚料理而感染ST283,佔比超過四成,其中有人因此喪命或須截肢,其後當地政府禁止零售食肆售賣淡水生魚料理。
當年不知可進食感染 星洲禁售淡水生魚料理
聯合國新聞的資料顯示,新加坡當年的侵入性乙型鏈球菌爆發令不少微生物學家感到驚訝,因為此前並不知道侵入性乙型鏈球菌可以透過進食感染,而且可以影響健康的成人。
新加坡《聯合早報》去年8月報道,當地侵入性乙型鏈球菌感染在去年7月有增加趨勢,該月公立醫院接獲50宗感染病例,較去年上半年平均每月25宗增加一倍,患者多為65歲以上,當中有死亡個案,而化驗結果顯示50宗個案中近四成屬ST283,當地衛生部和食品局因而展開調查。
專題系列文章
- 9款沐浴球檢出低濃度致敏香料 5款含小物沒警告 消委會:幼童或誤吞致窒息風險
- 可吸入懸浮粒子PM10 / 微細懸浮粒子PM2.5對人體有什麼影響?
- 研究:逾10%女童缺鐵致貧血 鐵儲備不足增注意力受損風險
- 【照顧者】調查:受訪八成女性 逾半每周照顧21小時 護老者四成「高負荷」有抑鬱焦慮
- 八成中學生日花最少兩小時用電子屏幕作娛樂 衛生署:長用損健康
- 【世界防癆日】預防結核你要知 攜手應對結核病(衛生處方)
- 【精神健康】調查:23%DSE考生自評「極大壓力」七成傾向獨自減壓
- 調查:96%受訪者牙齒酸蝕 徵狀:牙齒變細變黃或崩缺「以酸代甜」飲食料元兇
- 母乳庫兩月逾百捐贈者集300升 母乳含抗體、免疫因子 保護嬰兒免受感染
- 【三高】慢病共治篩者近4成高血糖或血壓 28日起涵血脂檢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