步入中年,出現周身骨痛、持續疲倦、貧血、腎功能下降等病徵?很多人都以為是一般老人病,但其實有可能是由漿細胞異常增生而引起的多發性骨髓瘤及其併發症,容易因為徵狀較普通而錯過了治療時機。過去要有效控制這種血癌之一的多發性骨髓瘤並不容易,但隨着愈來愈多藥物和治療選擇,只要配合適當的療程,病人的存活期可延長數以年計,甚至10年以上。
多發性骨髓瘤是血癌的一種,在香港不算是常見癌症,但個案也不少,每年大約有200至300宗新症。
多發性骨髓瘤5大徵狀:骨痛、腎衰竭、抵抗力差 長者屬高危
養和醫院血液及血液腫瘤科專科醫生梁憲孫醫生表示,長者是多發性骨髓瘤的高危族群,偶爾中亦有40、50歲的中年人患病,而此病的源起是漿細胞出現異常。
梁醫生指,臨床上多發性骨髓瘤的常見徵狀,包括骨痛、無故骨折,其次是腎衰竭及貧血等,患者亦可能有抵抗力差及容易受感染等情况,但這些徵狀容易和其他疾病混淆,或只以為是年老衰退而令身體狀態下降,故此病初期較難發現,不少個案都是做體檢或其他原因而意外發現,例如有病人受腰骨痛困擾來求診,追查下才發現是多發性骨髓瘤所致。
惡性病變漿細胞入侵骨髓或骨骼
梁醫生闡釋:「人體內有不同的淋巴細胞,其中B淋巴細胞會轉化成漿細胞,從而製造抗體攻打入侵的細菌、病毒等。假若B淋巴細胞出現基因變異就會演變成淋巴癌,若發生在漿細胞,有可能導致漿細胞異常增生。」
漿細胞變異的初期可以是良性病變,對健康影響不大,而不正常的漿細胞仍會製造抗體蛋白,卻屬於不正常、無法抗病的副蛋白(paraprotein)。「當進一步出現惡性病變,本來在淋巴組織的漿細胞便會入侵骨髓,令骨髓中的漿細胞水平由正常的約5%以下上升至10%或以上。」
梁醫生說,有時病變的漿細胞也會入侵骨骼等組織,所以稱為「多發性骨髓瘤」(multiple myeloma),另因為與漿細胞有關,故亦稱為「漿細胞骨髓瘤」(plasma cell myeloma)。
不同療法延長病人存活期 骨痛及早求醫找病因
多發性骨髓瘤難以預防,但梁醫生強調,受惠於醫學進步,病人的存活期已大大延長,未來亦可見會不斷有新療法出現,例如正研究用於治療淋巴癌的CAR-T療法,或可延伸至其他血癌如多發性骨髓瘤,讓病人有更多的治療選擇和希望。
梁醫生提醒特別是長者,治療的關鍵始終是及早求醫,若突然變得身體虛弱或持續骨痛等情况,要提高警覺及盡快找出病因,以免拖延處理而帶來不良後果。
「解構骨髓瘤」明報副刊FB Live直播
日期:2021年10月28日(星期四)
時間:20:30 – 21:00
講者:梁憲孫醫生 養和醫院血液科及細胞治療中心主任 血液及血液腫瘤科專科醫生
專題系列文章
- 【乾燥症原因】眼乾如沙粒刮眼 頻喝水仍口乾 自身免疫系統病 40+女性需提高警覺
- 植牙非治本?牙周病人植牙後欠清潔保養 反覆發炎風險高
- 拆解白內障謬誤:未熟不可做手術?術後會復發?微創手術不宜遲有原因
- 避而不談「死」?長者及照顧者實踐生前整理+五道人生 活好當下
- 【世界肝炎日】廿分之一會是你嗎?乙肝要早驗早處理
- 【世界預防溺水日】 溺水無聲殺手 水上安全從預防開始(衛生處方)
- 肌少症與抑鬱症同時出現致惡性循環?抗阻+有氧訓練 增肌抗抑鬱
- 照護食着重食物質地、營養吸收 吞嚥困難者慎吃黏稠軟滑食物 自製軟餐Tips
- 淋巴水腫是慢性發炎 病情分4期 了解整合性淋巴退腫治療
- 【抑鬱症】驗血無法診斷出抑鬱症 血清素不能從食物補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