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報專訊】累了,總想回家;找到美好的東西,總想第一時間回家與家人分享,家常在我們心中。當走到生命最後階段,許多長者需入住安老院舍,院舍就成為他們第二個家。因此不少安老院舍名稱用上「家」字,英文用senior home。如果院舍服務完善、護理人員專業又體貼、環境舒適寧靜,長者就可安享晚期生活,不少人甚至希望在熟悉和安心的「家」裏與家人道別,無憾地離世。
穿梭院舍醫院 飽受折騰
然而,2017年立法會文件顯示,每年本港約有40,000至45,000人死亡,其中近八成是65歲以上長者,93%在醫院過身。很多長者在晚期經常穿梭於院舍和醫院之間,自己和家人身心均飽受折騰,最終在醫院過身,院舍終老的意願無法實現。
香港部分安老院舍,鼓勵長者選擇在院舍終老,並安排家庭會議,共同決定長者臨終階段的照顧方法,包括不會召喚救護車送醫,也不接受心肺復蘇搶救、插喉並接駁呼吸機、抽血、輸血等,而是在院舍安靜地終老。這既可避免長者飽受煎熬,而且按法例註冊的護養院,其主診醫生可在院舍簽署死因醫學證明書。
【升學規劃意見調查】填寫海外升學問卷調查,有機會獲得$50超市券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