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報專訊】今年初,一個懷疑患有專注力不足/過度活躍症(ADHD)的六歲男童被家人勒斃,引起大眾關注。大眾對ADHD認識不多,常將患者誤解為愛破壞秩序的頑皮孩子。近年,香港以至全球確診ADHD個案持續上升,本港約6.4%兒童及青少年出現徵狀,當中多為男生,估計全港約有超過40,000兒童確診ADHD。他們如能及早得到專家協助及同路人互相鼓勵,不單孩子可得到適當支援,家長的壓力亦大減。
張女士的兒子剛上小學,經常被老師投訴上課不專心,跑來跑去,又時常欠交功課,弄得「欠債纍纍」。縱然老師嘗試替他「重組債務」,但兒子也未能還清功課債。開學不足一個學期,張女士已多次被學校約見。全職工作的她坦言:「每一次收到老師的投訴電話時,我都感到迷惘及難受,經常責怪自己因上班而沒有好好督促管教孩子。」
全港約6.4%孩子現徵狀
回家後又是另一個戰場,張女士每天也奮力與兒子鬥體力鬥意志。戰事從吃飯到做功課、溫習、洗澡,直至睡覺方為結束,她直言身心俱疲。一開始,張女士以為孩子不過比較活潑好動,惟在老師多次建議下,同意由校本教育心理學家作初步評估,並轉介到衛生署兒童體能智力測驗中心評估,終確診為ADHD。張女士透露:「起初也擔心有此標籤,會為孩子帶來不良影響,慢慢地卻發覺在確診後,我和身邊的人對兒子似乎多了一份了解與體諒。」
【升學規劃意見調查】填寫海外升學問卷調查,有機會獲得$50超市券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