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報專訊】本港昨新增3宗新型冠狀病毒確診個案,包括前日確診六旬漢的妻子和女兒,和一名需往深圳工作的五旬漢,總確診數增加至21宗,當中近四成即8宗屬於或可能屬於本地感染。特首林鄭月娥昨首次承認香港或已出現社區傳播,疫情進入另一嚴峻階段。有微生物學學者認為,社區有隱形病人和初期傳播鏈,本港已出現社區爆發,若病毒大規模傳播,推算會有兩三成市民感染。
本港兩日內新增6宗新型冠狀病毒確診個案,令本港總確診人數增加至21宗。特首林鄭月娥昨召開記者會稱,前日新增的3宗個案病人在潛伏期內都無外遊,亦未能找到明顯病源,屬於本地感染個案令人憂慮,或顯示香港已出現了社區傳播,疫情發展進入另一個嚴峻階段,政府有需要採更嚴厲措施,進一步壓縮香港與內地跨境人流。
染疫六旬漢妻女確診
昨新增3宗個案包括與早前確診60歲男子同居的妻子及女兒,分別56及28歲,潛伏期內均無外遊。醫院管理局總行政經理(感染及應急事務)莊慧敏指出,由於60歲男子早於1月22日發病,女兒1月30日開始不適,妻子前日發燒,估計她們由60歲男子感染。28歲女病人曾在新港中心第二座逗留。
另一人深圳工作 妻現病徵入院
第三宗個案是一名居於青衣灝景灣一座56歲男子,1月30日起發燒,咳嗽有痰及喉嚨痛,前日入院接受治療後確診。病人於深圳工作,最後一次是1月21日到過深圳,1月28日至2月1日期間到過日本東京,妻子現病徵入院。莊慧敏說,個案報稱不曾到濕街市或接觸過確診者。
衛生防護中心昨再公布前日一名25歲男病人的詳細資料,他無外遊紀錄,1月28日起發燒後求醫,2月3日再次求醫發現有肺炎後入院確診,病人妻子暫無病徵。中大呼吸系統科講座教授許樹昌指出,患者無外遊紀錄,若再增幾宗類似個案或不同家庭群體在不同的社區染病,會令人擔心或現社區爆發。
或四成個案屬本地感染 何:未來兩周關鍵
衛生防護中心分析,目前11宗為輸入個案、兩宗與輸入個案有密切接觸的個案、3宗可能本地感染個案、5宗本地感染個案。港大感染及傳染病中心總監何栢良指出,已出現追蹤不到源頭的零星個案,顯示社區有隱形病人,屬有限度社區傳播,未來一兩周要留意會否出現商場和住宅等大組群爆發,若政府任由病毒像流感般傳播,推算全港會有兩三成市民受感染,以2%死亡率推算,死亡人數將會是「不敢想像」。港大醫學院內科學系傳染病科主任孔繁毅指出,社區隱形病人病徵輕微甚至已康復,難找到社區源頭,目前靠早識別、早確診、早隔離避免出現社區爆發。
港大微生物學系助理教授黃世賢表示,由於新肺炎並非香港的風土病,故即使本地感染個案看似不多,但若確定是本土感染,也可視為本地社區爆發。他解釋,爆發(Outbreak)的定義,乃某個疾病的數字比正常高,但無一個固定數字作為界線。對於一些罕見的疾病,例如瘋狗症在香港出現,即使只有一宗也算是爆發。
已確診病人中,莊慧敏說68歲女和64歲女病人昨日仍危殆,留醫深切治療部並要使用呼吸機,用蛋白酶抑制劑和利巴韋林治療,其餘患者情况穩定。醫護人員方面,莊稱共43名符合呈報準則的醫護人員接受化驗,37人結果對新冠狀病毒呈陰性,其餘6人仍待報告。
專題系列文章
- 中暑體溫高身體如焗爐 細胞變質高危 及時降溫、補充電解質 防體溫飈升
- 【世界預防溺水日】 溺水無聲殺手 水上安全從預防開始(衛生處方)
- 佛山爆基孔肯雅熱 世衛發警告免大規模爆發 袁國勇:可致嚴重關節炎、心臟病
- 飛蚊症=視網膜脫落?留意「飛蚊」4個變化 或響警號即求醫保視力
- 肌少症與抑鬱症同時出現致惡性循環?抗阻+有氧訓練 增肌抗抑鬱
- 脊柱側彎高低肩?身體兩側不對稱? 自我篩查及早求診
- 基孔肯雅熱多經白紋伊蚊叮咬傳播 症狀:發燒、皮疹或關節痛 應立即求診
- 研究:三大泌尿系統癌症—前列腺癌、膀胱癌及腎癌 全球發病率趨升
- 鼻竇炎6症狀可同時出現 急性慢性治療有分別 洗鼻改善鼻塞
- 照護食着重食物質地、營養吸收 吞嚥困難者慎吃黏稠軟滑食物 自製軟餐Tip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