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報專訊】我經常接到各式各樣的轉介,最常見的是在外面花了巨大的醫療開支才發現是個無底深潭,另一類是外面醫生不願意接的病人。前幾天我見了一名約50歲的王先生,他希望預防大腸癌,但好幾名醫生也不願意為他檢查。
他少年時不幸患上盲腸炎並引發腹膜炎,由於發炎嚴重,康復後出現腸黏連(intestinal adhesions)及黏連帶(adhesive bands)。這後遺症令他經常出現腸道梗阻(intestinal obstruction),每逢吃大量難消化的食物或喝過多水分,便出現便秘、肚脹及嘔吐。大約5年前一次非常嚴重的腸道梗阻,需要接受緊急切腸手術,事後他飲食需要更加小心,以防問題復發。
由於家族有大腸癌病史,所以他希望及早預防。可是照大腸需要飲3至4公升洗腸水,這步驟大大增加腸道梗阻風險。還有大腸的形態因手術及黏連而有所改變,增加了內窺鏡檢查難度及穿孔風險。因此,他先後向幾名專科醫生求診,但也沒有一人願意嘗試解決他的問題。
【升學規劃意見調查】填寫海外升學問卷調查,有機會獲得$50超市券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