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繁毅:第五波兩類高危群組染疫後體內病毒難清除 或需集中照顧 曾祈殷倡長者接種四價重組流感疫苗
【明報專訊】新冠病毒感染在港已演變成風土病,港大內科學系傳染病科主任及臨牀教授孔繁毅提到,第五波疫情起發現曾接受器官移植病人、80歲以上長者等高危群組,染疫後較難清除體內病毒,估計佔整體感染人數約5%,日後或需較集中照顧相關病人。他亦估計新冠疫情6、7月或輕微反彈。他另倡議在港、九及新界3區各設傳染病中心,提供負壓病牀及較佳的實驗室設施,以防疫情再次爆發。另外,感染及傳染病專科醫生曾祈殷建議政府可為長者優先接種四價重組流感疫苗,及加大疫苗資助計畫金額,使長者可毋須支付額外費用亦可選擇更適合他們的疫苗。
相關閲讀:【傳染病】認識4類兒童常見傳染病:急性腸胃炎、流感、手足口病、水痘 家長要知道的預防方法
孔繁毅:曾接受器官移植、80歲以上長者等高危群組難清毒 炎症持續或需集中照顧
孔繁毅提到,第五波疫情起發現曾接受器官移植病人、80歲以上長者等高危群組,染疫後較難清除體內病毒,估計佔整體感染人數約5%,日後或需較集中照顧相關病人。他補充,相關患者炎症會持續一段時間,多數須處方3至4周類固醇,痊癒率達七至八成,港大正蒐集相關數據展開研究。
孔繁毅料疫情6、7月輕微反彈 倡設傳染病中心
身兼政府專家顧問的孔繁毅接受港台專訪稱,第五波疫情結束後6個月,部分患者體內抗體或已降至低水平,料年中疫情或輕微反彈,但料大部分個案病徵輕微。他倡議在港、九及新界設傳染病中心,各提供300至500張負壓病牀、增設實驗室設施,另大幅增加內科病牀及醫護人手等,以防再爆疫。
醫管局回覆本報時,未有正面回應會否考慮增設傳染病中心;發言人稱局方在SARS疫情已提升防治大型事故及傳染病能力,包括各聯網已設感染控制組,安排前線醫護的感染控制培訓等,而去年6月亦成立「緊急應變指揮中心」,加強對外協調和聯繫工作。醫衛局則稱,政府會持續總結經驗,將已優化和有效的方案常規化。(明報記者)
研究指新冠與甲型流感雙重夾擊 死亡率高6倍
另外,本港經歷3年新冠疫情後終復常,縱觀過往經驗,有安老院舍代表指剛過去冬季,院舍面對新冠及流感高峰期雙重夾擊,長者與員工面對歷來最艱鉅時刻。感染及傳染病專科醫生曾祈殷呼籲應每年接種流感疫苗;安老事務委員會委員李輝則建議政府優化院舍防疫注射計劃,考慮採購對長者保護力更好的四價重組流感疫苗。
本港每次有傳染病爆發時,院舍總是首當其衝。曾祈殷表示院舍長者較多患有長期疾病及缺乏自理能力,以過往流感高峰期為例,院舍爆發情況亦會較嚴重,長者送院率較其他高風險群組高。新冠病毒尚未完全消失,若同時感染流感病毒,情況令人擔憂。本港及外國都有研究顯示,新冠與甲型流感雙重感染,兩種病毒互相干擾,壓抑免疫系統,增加病毒破壞力,令患者病情更嚴重,死亡率甚至高6倍。
曾祈殷倡長者接種四價重組流感疫苗 加強保護
目前已有3款不同技術的流感疫苗已在港註冊使用,包括滅活流感疫苗、減活流感疫苗及重組流感疫苗,各款疫苗生產技術有異,當中最常見的滅活流感疫苗及重組流感疫苗,均適用於包括院友在內的長者。美國CDC及英國JCVI等衛生部門亦建議65歲以上長者應優先接種高劑量四價流感滅活疫苗、四價佐劑疫苗或四價重組流感疫苗。
為提高長者健康保障,曾祈殷建議政府可利用科學數據為基礎,為長者優先接種四價重組流感疫苗,及加大疫苗資助計畫金額,使長者可毋須支付額外費用亦可選擇更適合他們的疫苗。
專題系列文章
- 流感可致心肌炎或突然死亡 醫生:35歲後猝死3大主因:隱性心臟病、心室顫動、腦出血
- 【精神健康】學者:「99.9%精神病患者99.9%時間沒威脅」籲社會勿標籤 免潛在病人不敢求助
- 本港Omicron XBB成新冠主流毒株 中大:兩款口服藥對變種仍有效
- 散光成因?可以遺傳?嚴重可致弱視?中大:把握8歲前黃金治療期
- 【中暑症狀】持續高溫中暑怎麼辦?與熱衰竭有分別?急救導師教路:4個處理步驟
- 【世界無煙日】電子煙禍害如傳統煙草 無助戒煙 籲尋專業協助
- 【新冠後遺症】中大研口服微膠囊活菌配方助紓緩長新冠 最少5徵狀明顯改善
- 【新冠疫情】港府推算新冠感染人數日逾1萬宗 孔繁毅:長遠需針對XBB變種單價疫苗
- 【激光矯視】SMILE Pro是什麼?養和新一代單眼手術時間由25秒縮至10秒 矯正深度散光效果更理想
- 代糖產品有哪些?世衛指代糖無助減肥控體重 長遠或增糖尿病高血壓心臟病風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