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報專訊】截至昨日( 22日),本港合共接種超過700萬劑新冠疫苗,其中接種首針者佔合資格人口58.30%。此外,新冠疫苗臨牀事件評估專家委員會共同召集人孔繁毅表示,年輕人接種疫苗出現心肌炎屬預期之內,約每10萬人中有10人,其中男性較多。目前科興及復必泰疫苗均採用肌肉注射,港大專家袁國勇團隊以小鼠研究,發現以靜脈注射復必泰的小鼠,心包出現明顯白斑;而肌肉注射的小鼠沒上述情况。團隊稱現時注射前毋須先抽吸注射器,或令疫苗意外注射入靜脈,引發心肌炎或心包炎,建議注射前應抽吸注射器檢視,以確保針頭不會插入靜脈。
相關文章:疫苗接種方式知多啲 肌肉注射、皮內注射、皮下注射有何分別?拆解3個打針迷思
港大研究:小鼠靜脈注射後48小時內出現心肌炎 袁國勇倡肌肉注射抽吸針頭
港大微生物學系講座教授袁國勇團隊研究,以標準肌肉注射途徑將屬mRNA疫苗的復必泰接種到小鼠大腿肌肉,並比較和對照小鼠接受靜脈注射的結果。團隊發現,接受靜脈注射的小鼠接種後24至48小時內,出現明顯的心肌炎和心包炎,而相隔14天接種第二劑後,心臟損傷更嚴重。
相關文章:【新冠疫苗】12-15歲青少年接種BioNTech復必泰疫苗後勿做劇烈運動 專家指臨牀研究針後常見副作用:注射部位疼痛、疲倦、頭痛、發燒
小鼠肌肉注射 無心肌炎
團隊表示,涉及心肌炎及心包炎病變包括炎症細胞浸潤、細胞死亡,甚至心包鈣化。小鼠血清肌鈣蛋白水平亦升高,屬於心臟損傷的客觀迹象。至於接受肌肉注射的小鼠,心臟沒上述變化,血清肌鈣蛋白水平亦與注射生理鹽水的小鼠相似。
團隊相信,意外靜脈注射mRNA疫苗,如有足夠分量進入血液循環系統,可能導致心肌炎和心包炎。團隊續稱,在極少數情况下,注射液可能不經意通過靜脈被注入血管,因此,團隊建議接種新冠疫苗應恢復到常規接種方式,即在注射前短暫抽吸注射器,以排除吸入血液,確保針頭不會意外插入靜脈。另可改為接種大腿肌肉位置,但該方法相對不便,因接種者必須穿短褲、裙或寬長褲。
袁國勇:打針後大部分心肌炎患者能康復 接種mRNA疫苗安全
袁國勇指出,接種mRNA後出現心肌炎或心包炎的風險,約為每100萬計有50宗個案,尤其是在12至29歲的年齡組別中,並在接種第二針之後;但大部分患者都能康復,因此接種mRNA疫苗相當安全,死於感染新冠的風險明顯大於疫苗的副作用。
孔繁毅:每10萬年輕人打針後有10人出現心肌炎 男性較多
此外,新冠疫苗臨牀事件評估專家委員會共同召集人孔繁毅昨在無綫節目《講清講楚》表示,年輕人接種疫苗出現心肌炎屬預期之內,約每10萬人中有10人,其中男性較多。他說大部分個案都輕微,即使出現胸口痛等病徵須入院治療,患者一星期可痊癒。
專題系列文章
- 肌少症與抑鬱症同時出現致惡性循環?抗阻+有氧訓練 增肌抗抑鬱
- 脊柱側彎高低肩?身體兩側不對稱? 自我篩查及早求診
- 基孔肯雅熱多經白紋伊蚊叮咬傳播 症狀:發燒、皮疹或關節痛 應立即求診
- 研究:三大泌尿系統癌症—前列腺癌、膀胱癌及腎癌 全球發病率趨升
- 鼻竇炎6症狀可同時出現 急性慢性治療有分別 洗鼻改善鼻塞
- 照護食着重食物質地、營養吸收 吞嚥困難者慎吃黏稠軟滑食物 自製軟餐Tips
- 椎間盤突出常見腰頸椎 局部劇痛嚴重走路也困難 水中物理治療有效嗎?
- 【DSE放榜】投身醫護實務工作 由物理治療助理起步培訓
- 【前列腺增生】尿頻、夜尿、小便乏力 以為「屙慢少少」不理會 可招腎衰竭
- 肺炎球菌可引致肺炎、腦膜炎、敗血症…接種疫苗知多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