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都市壓力】師生靜觀 卸教與學重擔

分享此內容:

香港學校的壓力真的不小,學生的身心健康固然是一個不容忽視的議題,教師同樣處於高壓狀態中,近年心理學家推崇的靜觀訓練,是否也應用到教育界?

根據本地一份流行病學調查顯示,16%的青少年有心理健康問題,有抑鬱徵狀的佔9%。2016年3月的學生自殺潮更震動全城,當時9天內發生了7宗個案,逼得教育局倉卒成立委員會應對。

12.8%教師患抑鬱 高於一般人

學生固然身處高壓之中,教師也好不了多少。2011年,一項大型的問卷調查《中小學教師工作量調查報告》,發現3000名受訪教師中,六成教師每周工作超過60小時,八成覺得疲倦,五成曾考慮離職。另一項調查顯示,在一般人口中,有焦慮症的約佔4.1%,抑鬱症約8.3%;但在教師群體中,兩者分別佔11.3%和12.8%,明顯高於一般人口。

導致師生受壓的因素很多。他們身處的教育生態環境是其中一個很大的壓力來源,改善教育生態環境雖是刻不容緩,但亦是漫長而艱巨的工作。在此生態環境有待改善之際,教師和學生有需要裝備好自己,加強抗逆力,以健康的身心面對挑戰。

靜觀抗逆 改善痛症、焦慮、抑鬱

近年來,心理學界很推崇靜觀(mindfulness)在對抗壓力上的功用。靜觀源自宗教的默想傳統,例如佛教的禪修或天主教的靜修;但在過去30年,靜觀的宗教色彩淡化了,並廣泛應用於醫療和輔導工作中,成果不俗。許多研究證實靜觀有效改善長期痛症、焦慮、抑鬱等問題。

率先把靜觀引入醫療和輔導工作的先驅是微生物學博士卡巴金(Jon Kabat-Zinn)。他在美國麻省大學醫學院專門接收群醫束手無策的痛症病人,教導他們修習靜觀,本來是藥石無靈的病人,在修習靜觀後,不但疼痛得以紓緩,而且能以寬容正面的態度面對頑疾。

儘管靜觀已於醫學上廣泛應用,但在教育上的應用還處於起步階段,教育工作者需要多下工夫。其實在香港這個高壓的教育體制中,靜觀的修習更為重要。

專注當下 切斷胡思亂想得到喘息

為什麼靜觀具有對抗逆境的治療效果?要解答這個問題,便先要了解靜觀是什麼。根據卡巴金的定義,「靜觀是對此時此刻不加批判的覺察」,用中國人較容易明白的詞彙來說,就是「活在當下」。當中牽涉兩個部分:第一是對此時此刻的覺察;第二是以開放、接納的態度面對此時此刻。焦慮和抑鬱的人都無法活在當下,他們不是憂慮將來,就是悔恨過去,惶惶不可終日。靜觀透過具體而容易掌握的修習,例如覺察呼吸、靜坐、瑜伽等,讓修習者專注當下,從而切斷過去和未來的胡思亂想,得到寧靜的喘息機會。

當一個人能靜靜觀察此時此刻,他就能退一步看清楚當時的經驗,不會意氣用事,做出慣性反應。所謂慣性反應就是我們恆常習慣的想法或行為,因為已經成為牢不可破的習慣,那些反應變得不假思索和自動化。例如聽見別人批評自己,就立刻自慚形穢;遇到了些微挫折,就立刻信心盡失。要擺脫慣性反應的支配,重拾自主,我們就需要以開放、接納的態度面對此時此刻。當安靜下來以後,我們才可以「自主回應」,而不是「慣性反應」。這一點與中國儒家典籍《大學》的一句說話很脗合:「知止而後有定,定而後能靜,靜而後能安,安而後能慮,慮而後能得。」如果沒有定、靜、安,我們根本無法思慮清晰,做起事來就無法有所得。

文:林瑞芳(香港大學心理學系教授)

編輯:梁小玲

電郵:feature@mingpao.com

https://health.mingpao.com/wp-content/uploads/2018/08/41ba0bb7fdcb99b1632d5b095f8da1d4.jpg 增抗逆力——靜觀可改善焦慮、抑鬱等問題,應用在教育界,或有助加強教師及學生的抗逆力,以正面態度面對壓力。(DragonImages、SasinParaksa@iStockphoto,設計圖片,相中模特兒與本版提及個案無關);https://health.mingpao.com/wp-content/uploads/2018/08/41ba2266e0609115ccced7501ae79c79.jpg擺脫慣性——靜靜觀察當下,以開放、接納的態度面對此時此刻,才可擺脫慣性反應,讓思慮清晰。(資料圖片/設計圖片);

分享此內容:

最新文章
熱門文章
Scroll to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