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十多歲的黃伯數年前因為中風而發現原來患有心房顫動(房顫),需要服用薄血藥以減低中風風險,但用藥一年後卻發生腦出血的情況,停藥兩個月後又再次中風,幸好安然渡過,惟重新用藥後又再次出血。黃伯陷入兩難之中:不服薄血藥會中風,但用藥就出血,究竟用藥還是不用藥呢?
養和醫院心臟科專科醫生陳良貴醫生指出,對於部分不適合服用薄血藥的房顫患者而言,近年引入本港的微創左心耳封堵術是另一治療選擇,不但能有效預防中風,更可避免因服用薄血藥帶來的出血風險,帶給病人較好的生活質素,好像黃伯接受手術後,不用怕中風來襲亦毋懼出血威脅,可以恢復正常的生活步伐。
房顫是一種常見的心律不整疾病,年紀愈大患病機會便愈高,並且會帶來較高的中風風險。
陳良貴醫生表示,房顫可致心跳紊亂,令血塊容易在心臟內形成,一旦游到腦部便可引致中風,因此有中風風險的患者需長期服用薄血藥,以降低中風的機會。但傳統抑或新式的薄血藥都可能導致出血,如腦出血、胃出血、小便有血及身體瘀傷等等,生活亦或多或少受影響,例如要避免進行可引致出血的行為和活動。
【升學規劃意見調查】填寫海外升學問卷調查,有機會獲得$50超市券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