X

拆解急性與慢性鼻竇炎成因、治療及預防方法 炎症嚴重可損視力致腦膜炎

分享此內容:

流鼻水、鼻痕癢、打噴嚏及鼻塞,似是傷風感冒,但亦可以是鼻敏感、鼻炎,甚至是鼻竇炎症狀。上呼吸道感染往往是引發鼻竇炎的「高危時期」,鼻塞會令鼻腔及鼻竇黏膜發炎腫脹,繼而阻塞呼吸道,進一步令鼻竇發炎。若炎症嚴重而得不到適當處理,更有可能引致與眼睛及腦部相關的嚴重併發症,如腦膜炎。

鼻竇位置?鼻竇炎:一個或多個鼻竇腔出現炎症

鼻竇的學名為鼻旁竇(Paranasal sinuses),是位於頭顱骨內、鼻腔附近充滿空氣的空腔,主要分布於鼻子兩側及顴骨附近,分為兩對較大及兩對較小的鼻竇。

1. 較大的鼻竇:
– 額竇(Frontal sinus):位於眼睛上方
– 上頜竇(Maxillary sinus):位於眼睛下方

2. 較小的鼻竇:
– 篩骨竇(Ethmoid sinus):位於眼睛和鼻子之間
– 蝶骨竇(Sphenoid sinus):位於頭顱骨底部中央

不同部位發炎病徵有差異 上頜竇炎最常見

養和耳鼻喉科專科醫生吳耀榮醫生指出:「鼻竇炎泛指一個或多個鼻竇腔出現炎症。因應鼻竇腔發炎的位置,疼痛或不適感出現的部位也可能不同,例如額頭、顴骨、齒齦和頭部後方等部位。」

鼻竇炎患者一般會有鼻塞、流鼻水、鼻子痕癢及打噴嚏等症狀;若兩側顴骨位置出現脹痛,甚至伴隨牙齒麻痹感,則可能是上頜竇出現問題;若痛感延伸至前額或眉心位置,則可能涉及額竇,患者會感到疲倦,鼻竇部位腫脹,嚴重時更會引致發燒;當篩骨竇發炎時,單側鼻孔可能會流出黃綠色膿稠分泌物,此情况通常與細菌感染有關,亦可能會影響嗅覺;至於當位於顱底深處的蝶骨竇發炎時,患者會感到頭頂或後腦隱隱作痛,亦會出現鼻水倒流現象,導致痰液積聚於喉嚨。

吳醫生補充,臨床上最常見的鼻竇炎位置是發生在上頜竇,原因是上頜竇與上排牙齒的牙根相鄰,不少病例是由牙源性感染引發上頜竇炎。此外,隨着年齡增長,牙床會日漸萎縮,增加蛀牙而引致上頜竇炎的風險。

鼻通道阻塞為元兇 感冒易引發鼻竇炎

鼻竇炎症主要是因為細菌、病毒、真菌感染或致敏原刺激鼻竇,臨床上,大多數鼻竇炎病例是由上呼吸道感染所引發。鼻塞導致鼻腔,鼻竇黏膜發炎及腫脹,繼而阻塞鼻竇與鼻腔之間的通道,令分泌物無法排出,此情况亦進一步令更多鼻分泌物及細菌積聚,形成惡性循環。

吳醫生續指,先天的鼻腔結構異常也可能加劇鼻竇炎的病情。例如天生鼻竇開端狹窄或鼻中膈彎曲的人士,當他們患上呼吸道感染或出現鼻敏感時,鼻竇閉塞的情况會比一般人嚴重。

急性鼻竇炎:多由傷風感冒引起 鹽水洗鼻助消腫

鼻竇炎可分為急性及慢性,當中急性鼻竇炎較為常見,症狀通常持續數天至數星期。吳醫生解釋,急性鼻竇炎通常由傷風感冒引起,醫生一般會處方抗生素、化痰藥,以及有收縮鼻黏膜或通鼻作用的藥物,令鼻水更容易自然排出。同時,亦會建議患者使用生理鹽水沖洗鼻腔,以幫助消腫及沖走黏膜上的致敏原,減少鼻水積聚及閉塞的情况。

拆解急性與慢性鼻竇炎成因、治療及預防方法 炎症嚴重可損視力致腦膜炎
養和耳鼻喉科專科醫生吳耀榮醫生表示,鼻竇炎可分為急性及慢性,而急性鼻竇炎較為常見,若鼻塞等症狀持續逾12星期,則可界定為慢性鼻竇炎。

慢性鼻竇炎:成因複雜 可致眼、腦嚴重併發症

若症狀持續超過12星期,則可界定為慢性鼻竇炎。慢性鼻竇炎的成因較複雜,可能與鼻腔結構異常、鼻敏感、免疫系統疾病或長期吸煙等有關。例如,鼻咽癌患者若曾接受放射治療,可能會因鼻黏膜受損而有後遺症,或難以排出鼻分泌物,增加罹患慢性鼻竇炎的風險。服用抗生素是慢性鼻竇炎的主要治療方法,若用藥後仍未痊癒,則可能需考慮鼻竇手術。

吳醫生特別提醒,若慢性鼻竇炎患者的分泌物帶有膿液並伴隨局部劇痛,甚至出現視力問題,便應立即就醫,因可能是眼球已經受感染;若炎症「上腦」更可能會引致腦膜炎或顱內膿腫等危及生命的嚴重併發症。

藥物無效 可考慮手術治療

如慢性鼻竇炎患者多次使用藥物後仍未見改善,醫生會安排患者抽取鼻分泌物樣本進行細菌培植,以檢測細菌抗藥性;同時或會進行電腦掃描,觀察鼻竇內的積液狀况,以及鼻腔結構是否正常。當中,小數患者在電腦掃描後,會發現鼻竇內有白點的光影,這可能表示真菌已侵入鼻竇並形成鈣化物,亦代表不適合使用只能殺死細菌的抗生素,需以其他治療方法處理病情。

若醫生評估患者鼻腔內可能有鼻瘜肉、腫瘤或鼻中隔彎曲等問題而導致呼吸受阻,便會安排鼻腔內窺鏡檢查,並根據檢查結果建議合適的治療方案。例如,鼻中隔成型術(Septoplasty)以矯正彎曲的鼻中隔,改善鼻塞及竇口阻塞的情况;而功能性內窺鏡鼻竇手術(FESS)則為微創手術,通過將內窺鏡置入鼻腔,清除鼻腔及鼻竇內受感染的組織。然而,吳醫生強調,由於鼻竇手術始終有風險,通常在藥物治療無法有效改善症狀時,才會建議患者考慮手術。


相關閲讀:鼻敏感易致兒童睡眠窒息症 注意張開口睡覺打鼻鼾 度身治療免損健康成長


預防鼻敏感及傷風感冒 可減少鼻竇炎發作

吳醫生表示,若想從日常生活預防鼻竇炎,應盡量減少鼻敏感或上呼吸道感染,因為這些都是誘發鼻竇炎的主因。香港人的鼻敏感多由塵蟎引起,他建議鼻敏感患者在家或辦公室使用空氣清新機,以過濾空氣中的致敏原及微粒。此外,勤洗手、佩戴口罩等衛生習慣也能有效預防病菌及花粉症,防止誘發鼻竇炎。

拆解急性與慢性鼻竇炎成因、治療及預防方法 炎症嚴重可損視力致腦膜炎
要預防鼻竇炎,應盡量減少鼻敏感或上呼吸道感染,還要勤洗手、佩戴口罩等,有助預防病菌及花粉症,減少誘發鼻竇炎的機會。

相關閲讀:輕視鼻敏感四大徵狀或併發鼻竇炎、氣管炎  拆解4個謬誤減發作 「脫敏」根治有法


知多啲:急性 VS 慢性鼻竇炎

 急性鼻竇炎慢性鼻竇炎
成因通常由傷風感冒引起可能與鼻腔結構異常、鼻敏感、免疫系統疾病或長期吸煙等有關
症狀一般會有鼻塞、流鼻水、鼻子痕癢及打噴嚏等症狀
持續時間一般持續數天至數星期症狀持續超過12星期
治療方法藥物:醫生一般會處方抗生素、化痰藥、收縮鼻黏膜或通鼻作用等藥物 洗鼻:可使用生理鹽水沖洗鼻腔藥物:服用抗生素是主要治療方法 手術:若用藥後仍未痊癒,或需考慮鼻竇手術 若患者的分泌物帶有膿液、伴隨局部劇痛,甚至出現視力問題,應立即求醫
預防方法․盡量減少鼻敏感或上呼吸道感染 ․在家或辦公室使用空氣清新機 ․勤洗手、佩戴口罩

分享此內容:

Scroll to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