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明報專訊】新型冠狀病毒肺炎疫情持續,學校停課,社交活動減少,小朋友留在家中的時間相應增加。在抗疫期間,不但家長的情緒可能受影響,其實小朋友也可能因為生活規律突然改變,情緒變得衝動、容易哭鬧、過動或者退縮。
小朋友有這些情緒,都是十分正常。家長毋須過於擔心又或是只顧責罵。家長可以表達理解的同時,多加與孩子在家中作不同的互動,例如一起做伸展運動,或按照小朋友的喜好一起玩耍,把握親子機會,同時可以一齊放鬆身心。
藉電子心意卡維持社交
「媽媽,我什麼時候才可以見到同學?是否大家都病了?」
家長可以先跟小朋友解釋,他們的擔心很正常,再以他們明白的方式慢慢講解現在的實際情况;然後鼓勵他們透過視像通訊或電子心意卡等,維持社交連繫。
親子煮飯仔 清潔家居
「小朋友整天留在家中,生活變得枯燥,如何是好?」
面對生活突變,青少年可能會因為不安或不知所措而顯得消極,在適當的防疫措施下,家長可以鼓勵青少年一起幫忙清潔家居、邀請他們一起下廚或製作小食。如情况合適,更可一起到郊外走走,一齊維持充實及積極的生活。
家長是子女成長過程中重要的觀察和學習對象。為子女作一個好榜樣,照顧家人的同時,亦要記得照顧自己的身心靈需要!
新生精神康復會「抗疫同時不忘照顧子女的身心靈健康」短片:
文:張敬斯(新生精神康復會臨牀心理學家)
專題系列文章
- 【糖尿病】追蹤逾2萬患者數據 預測接受強化治療 50多歲可延6年壽命減住院
- 基孔肯雅熱首錄本地個案 病毒載量高 防護中心:有發燒、關節痛等病徵要求醫
- 私營診所規管邁新篇章 病人安全權益添保障
- 【世界骨質疏鬆日】30歲後骨質流失快 骨骼變脆弱、易骨折 4重點防無聲疾病
- 【流感疫苗】夏季冬季流感夾擊 3類疫苗:滅活、重組、噴鼻減活怎樣揀?哪些防重症?
- 【世界精神衛生日】學童學業壓力感焦慮?家長不擅溝通? 多聆聽少批判 靠近子女助解困
- 【冠狀病毒】港大:舊藥易生抗藥性 研強效口服新藥 抗多種冠狀病毒
- 【乙型肝炎】每10個患乙肝4個不自知 篩查年內推 先驗家人帶病毒者
- 【流感疫苗】2025/26年度季節性流感疫苗接種計劃展開 一年打一次宜早不宜遲
- 重組流感疫苗是什麼?劉宇隆:適合對雞蛋過敏者接種 盧寵茂:母嬰院設賽諾菲三價滅活疫苗孕婦可接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