情緒診所:於不如意中活得愜意

分享此內容:

 

 

情緒診所:於不如意中活得愜意
(明報資料圖片)

【明報專訊】「人生不如意事十常八九。」不論年齡,每人每日都會遇上形形色色的挑戰。即便是小學生,做好學生本分之餘,同時要面對大大小小生活上的問題:對老師的評分標準不滿、朋友之間意見不合甚而鬧翻、遭朋輩杯葛或霸凌等。我們年幼時都對世界充滿憧憬,但隨着成長,慢慢會發現個人及現實環境中有着不同的制約,很多問題往往無法處理或改變。

俊熹是一個熱愛足球的學生,遇上意外後仍冒着腳傷加劇的風險堅持練習,令家人十分擔心。父母不但阻止他外出練習,又罵他固執和反叛,令俊熹感到非常失望和無助,心想:「人生就此完了。」

受傷被禁踢波 人生完了?

人很容易把一個因情緒而起的念頭或想法,誤當成客觀事實或全面真相,繼而未能觀察事情的整體,掉進了情緒陷阱。在俊熹的故事中,放棄足球讓他感到人生的主要支柱遭擊毁,但這不等於他的人生真的「就此完了」或失去意義和價值。因此,當腦裏浮起「沒出路了」或「死一死算了」等念頭時,你可以先覺察它,跟它保持一個觀察的距離。當你處理好情緒帶來的影響,便有空間擴闊思維,讓自己發現其他可能,而非衝動或盲目跟隨固有想法。當你開始認清客觀事實和限制,可以慢慢嘗試將心神和力氣轉移到你真正重視的價值,而不是在死胡同裏掙扎。

睇清價值觀 彈性而堅定實踐

困擾你的事或許違背了你的價值觀,但糾結在苦無結果的掙扎或逃避,只會讓你容易忽略人生其他範疇的價值。回到俊熹的故事,父母的反對令他更堅持練習球技,除了藉此迴避與父母的衝突,他更希望向父母證明自己的理念和能力。然而每個人於家庭、朋輩、社群、成就、個人發展、身心健康、信仰等各方面,均有着不同的價值觀和優次。價值觀,就像漆黑大海中的燈塔,給我們方向,引導我們彈性地實踐有意義的生活。俊熹對足球活動的熱愛源於兩個價值觀:「成就感」和「社交聯繫」。但過於側重球場上的成就,令他忽略了康復的重要,以及球隊和家庭內均需要有互相協調的時候。

最後,俊熹轉為協助球隊招攬和訓練新球員,透過啟發他人繼續追求成就感,同時讓父母安心。這就是彈性而堅定地於人生不同範疇中實踐自己的每個價值:先認清個人價值觀,覺察客觀事實和限制,再訂立即時、短期、和長遠的目標,跟隨個人價值而行,生活自然有意義。

文:張敬斯(新生精神康復會臨牀心理學家)

分享此內容:

最新文章
熱門文章
Scroll to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