愛滋病毒HIV「晚發現」個案佔比增 年長者易忽略感染風險 防護中心籲有性行為者檢測

分享此內容:

【明報專訊】本港近年愛滋病毒(HIV)感染新個案呈跌勢,惟衛生防護中心發現近年年滿50歲HIV確診者增加,且「晚發現個案」佔新症比例於過去10年增近一倍。中心稱數據反映年輕、高風險個案已及早檢測,相反年長市民忽略感染風險,令晚發現情况增加,建議全港所有曾發生性行為者應最少接受一次HIV檢測,但暫時無意增設新檢測服務或途徑。

愛滋病毒HIV「晚發現」個案佔比增 年長者易忽略感染風險 防護中心籲有性行為者檢測
衛生防護中心發現愛滋病毒感染的「晚發現個案」佔比,於過去10年增近一倍,建議全港所有曾發生性行為的人應最少接受一次HIV檢測。右為衛生防護中心公共衛生服務處顧問醫生(特別預防計劃)黃駿君,左為愛滋病及性病科學委員會主席李卓廣。(馮凱鍵攝)

HIV「晚發現」佔比10年增倍 防護中心:增真菌感染和傳播風險

衛生防護中心26日公布今年第三季新增85宗HIV感染及22宗愛滋病確診,97%感染個案透過性接觸傳染。同季約43.3%感染個案屬晚發現,即體內一種免疫細胞跌至低水平,反映已感染HIV一段時間。衛生防護中心公共衛生服務處顧問醫生(特別預防計劃)黃駿君表示,本港晚發現的HIV新確診者比例由2014年的28%增至2023年47%,而晚發現會增加3.5倍真菌感染和傳播風險,死亡率亦較早發現高逾10倍,免疫細胞恢復速度亦較慢。


相關閲讀:愛滋病去年急升63% 八成感染3個月發病 防護中心:有不安全性行為應及早檢測


指年長者對HIV、測試認知不足

黃稱本港近年HIV新確診數字下跌,雖然晚發現個案隨之下跌,但佔比卻明顯上升,反映近年能鼓勵年輕、高風險群組及早檢測,但年長者對HIV、測試的認知和意識不足,「覺得(HIV)離我不近」。

衛生防護中心轄下愛滋病及性病科學委員會本月中發表HIV檢測最新指引,針對4類人群提出建議,例如有高風險行為的男男性接觸者應每3個月檢測。指引亦建議在更多醫療服務場所增設HIV檢測,減低污名化對檢測意欲的影響。

愛滋病毒HIV「晚發現」個案佔比增 年長者易忽略感染風險 防護中心籲有性行為者檢測
衛生防護中心建議有性行為者應最少接受一次愛滋病毒(HIV)檢測。(網上圖片)

相關閲讀:【安全性行為】經期不是安全期 衝紅燈小心搞出人命


愛滋病屬可控慢性疾病  防護中心籲有性行為者檢測

指引建議所有曾發生性行為者最少接受一次檢測,委員會主席李卓廣期望社會將HIV檢測視為正常檢測,以助及早找出無愛滋病表徵的感染個案,減低晚發現情况,而委員會未來將參考外國經驗等定期檢視並更新指引。

衛生署設有愛滋熱線、網上平台及社會衛生科診所提供HIV檢測,被問會否推出新檢測途徑,黃駿君說預期新建議推出後不會有大批市民主動檢測,暫時無意推出新服務,會繼續加強推廣,呼籲市民與家庭醫生商討檢測選擇。她強調愛滋病是可控制的慢性疾病,期望公眾扭轉HIV測試「不關我們事」的概念,及早檢查。

分享此內容:

關於明報健康網

由《明報》及養和醫院共同策劃的《明報健康網》,是一個屬於都巿人的健康資訊網站,從養生保健、均衡生活、正視都巿疾病,以及醫學科技新知等等各方面都會觸及,為注重健康的男女老幼及熱愛家庭的人士,提供一站式健康資訊。《明報健康網》聯同一眾醫生、護士、物理治療師、營養師及其他專業的醫務人員,携手與你並肩同行健康富足之路!

明報網站 · 版權所有 · 不得轉載
Copyright © 2018 – 2025. Mingpao.com All rights reserved.

Scroll to Top
【升學規劃意見調查】填寫海外升學問卷調查,有機會獲得$50超市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