衛生署公布,一名69歲男子於3月6日中午近1時在中央圖書館展覽廳疫苗接種中心接種科興疫苗,約兩小時後左眼不適,不能完全合上左眼;3月7日左邊口流口水,左眼無淚水,他到律敦治醫院急症室求醫,初步診斷為貝爾面癱,並於3月8日出院。衛生署助理署長(藥物)陳凌峯表示,至今只錄得上述一宗面癱個案,新冠疫苗臨牀事件專家委員會初步討論過有關個案,但需要更多臨牀資料後進行因果關係評估。此外,本港12日內有4人接種科興新型冠狀病毒疫苗後死亡,最新涉患高血壓的七旬婦,打針9日後昨早氣喘暈倒,送院不治。另有一名有多種長期病的六旬男子,同樣接種9日後於昨日暈倒送院,初步診斷是急性冠狀動脈綜合症,即心臟病發,情况危殆。專家初步估計七旬婦離世急,與心腦血管疾病相關可能較高,且死亡距離接種日期較遠,難與疫苗相關。
接種科興疫苗後面癱 衛生署:需更多臨牀資料病歷作評估
一名69歲男子接種科興兩小時後眼部不適,送院診斷為貝爾面癱。衛生署助理署長(藥物)陳凌峯表示,至今只錄得上述一宗面癱個案,新冠疫苗臨牀事件專家委員會初步討論過有關個案,但需要更多臨牀資料後進行因果關係評估。他續稱,仍需要向病人索取更多病歷、有否藥物及食物過敏史等,委員會將於下周開會討論。
前日5宗接種中心送院 兩涉科興疫苗 3涉BioNTech
此外,周三有5宗由接種中心送院個案,分別3人打BioNTech、2人打科興疫苗,當中曾打科興疫苗的67歲男胸口痛及心悸,需要住院,其他人出疹、抽搐、胸口痛等。
昨約1.5萬人接種首劑新冠疫苗,9500人打科興,5700人打BioNTech,累計14.58萬人已接種首劑疫苗。8間接種中心的科興接種率約70%;7間接種中心的BioNTech接種率為96%。
衛生署昨晚公布兩宗疑涉新冠疫苗後嚴重異常事件,其中70歲女子於3月2日在九龍灣體育館接種科興疫苗,昨早氣喘,中午在家中暈倒,送往廣華醫院搶救無效,昨午證實死亡,本身有高血壓及退化性膝關節炎。
另一名67歲男子3月2日在私家診所接種科興疫苗,昨中午在旺角港鐵站暈倒,送往廣華醫院,初步診斷是急性冠狀動脈綜合症,情况危殆,他有糖尿病、高血壓及高血脂症。警方表示昨午12時許接獲報案,67歲男子在旺角站乘搭電梯往荃灣站方向月台時暈倒昏迷。負責營運九龍灣接種中心的中卓醫務回覆,個案已交專家委員會跟進,不個別評論。
許樹昌:七旬死者離世急 料與心血管或腦血管疾病相關
中文大學呼吸系統科講座教授許樹昌初步估計,由於七旬死者離世得很急,與心血管或腦血管疾病相關可能性較高,達70歲和本身有高血壓也是高危因素,且事件距離接種日期較遠,稱死亡與疫苗難有關,待解剖確認。至於死者患退化性膝關節炎,許稱很多長者都有相同問題,一般只需服消炎藥和止痛藥,相信與死亡關係不大,除非所服藥物引起副作用致胃潰瘍、出血等。就六旬漢昏迷個案,他說病人有「三高」,會加速血管出現粥樣硬化,較易引起心肌梗塞。
學者:心肌梗塞普遍 難言疫苗相關否
香港大學內科學系臨牀教授蕭頌華表示,很多疾病例如肺炎、心臟病、腎衰竭等都可引起氣喘,目前太少資料,難評論上述個案死因。
就危殆六旬漢,蕭稱急性冠狀動脈綜合症即俗稱急性心臟病發,主要是心肌梗塞。蕭說,全港每年有近1萬宗個案,當中約2000至2500宗屬嚴重心肌梗塞,即有心血管達100%栓塞;嚴重心肌梗塞中有5%至10%人會即場失救,另有10%至15%人送院後不治。據醫管局,去年因心肌梗塞入院約7300宗。
蕭頌華稱,由於心肌梗塞普遍,很難判斷是否與疫苗有關,需對比接種與非接種的同齡人群的心肌梗塞發生率差別。蕭說,理論上疫苗可觸發免疫反應,如本身有嚴重心臟問題,例如心臟衰竭或剛剛「通波仔」的病人,免疫反應引起小量炎症或可加重心臟負荷,也可觸發急性心臟病發,但這不代表打疫苗的心臟病發率會較高。他以流感為例,流感可增心臟病發和衰竭風險,注射疫苗防感染反能減低上述風險,至於新冠疫苗有否相類作用就未能下定論,需研究接種者與非接種者的差別才知。
明報記者
(疫情第四波)
專題系列文章
- 【腦癇症】機械臂微創手術確認癲癇病源 免開顱更精準 手術時間減半
- 【罕見病】子7歲確診杜興氏肌肉營養不良症 活動能力漸失不自怨 母:他是我老師
- 【Monday Blues】研究:在職與否焦慮星期一引發皮質醇高 長期壓力增心臟病風險
- 【躁鬱症】研究:鋰劑可安全應用於躁鬱症治療 副作用發病率低
- 中風病人無法吞口水 以「內窺鏡吞嚥練習」 兩月可拆胃喉
- 醫生:肺癌破壞肺結構致功能受損 一旦感染可致急性呼吸衰竭
- 慢病共治逾13萬人接受「三高」篩查 四成確診糖尿病、高血壓或高血脂
- 首間婦女康健服務「樂妍站」提供子宮頸癌和乳癌篩查 64歲或以下須先做會員
- 日本百日咳持續蔓延 今年至今感染人數已達去年全年5倍
- C組輪狀病毒港首見 或致腹瀉等急性腸胃炎症狀 袁國勇:避食未煮熟海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