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報專訊】醫管局總行政經理庾慧玲表示,近日本港新冠肺炎確診者中,危殆及嚴重患者有上升趨勢,4名危殆及3名嚴重患者均是前日剛確診入院,部分入院時情况已很差,需要插喉。醫管局呼籲市民勿輕視疫情,要保持最高警戒,如有不適應盡早求醫,而不是只做檢測。此外,全球疫情仍肆虐,美國疾病控制及預防中心(CDC)指出,估計逾一半新冠病毒感染個案來源為無症狀患者。由於感染後5天為傳染高峰期,無症狀者極可能在不自知已中招下傳染他人,故CDC建議常戴口罩有助降低傳播風險。
新冠肺炎重症患者連日破百 昨增7人4屬危殆
本港新型冠狀病毒重症患者連續一周破百,昨日有128人,重症患者中分別有59人危殆及69人嚴重,為第四波新高。當中7人是前日甫確診入院即列重症,分別4人危殆、3人嚴重,均年逾60歲,撇除沒病徵者,其餘病發後4至13日才確診。醫管局指部分患者入院時情况已很差並需插喉,呼籲市民如不適,應盡早求醫。
醫管局:不適早求醫勿只檢測
翻查資料,該4名危殆及3名嚴重患者於12月15日確診,介乎61至85歲,撇除沒病徵的73歲危殆男病人,其餘6人病發後4至13日才確診,61歲、情况嚴重的女患者(第7655宗)12月2日已病發。
庾慧玲表示,即使市民平日非常健康,染疫後病情可惡化得很快,籲勿輕視疫情,保持最高警戒,如不適要盡早求醫,不是只做檢測。她呼籲檢測者盡快交回樣本樽。
美疾控中心:逾半新症源自無症狀患者
此外,全球疫情仍肆虐。美國疾病控制及預防中心(CDC)上月指出,估計逾一半新冠病毒感染個案來源為無症狀患者,多項研究甚至顯示,約七成患者無症狀。由於感染後5天為傳染高峰期,無症狀者極可能在不自知已中招下傳染他人,故CDC建議常戴口罩有助降低傳播風險。
研究:2月鑽石公主號郵輪逾72%個案無症狀
CDC指出,24%新冠病毒傳播者從未出現症狀,35%則在出現症狀前傳播病毒,故按此推算,59%傳染個案是在傳染者沒有發病下發生。有學者研究今年2月爆疫的「鑽石公主」號郵輪情况,發現72%感染個案沒有症狀,英國國家統計局的研究亦發現,七成染疫者從未出現病徵,中國政府數據也顯示,單在4月錄得的病例中,有六成沒有症狀。
不過,CDC本月初宣布放寬隔離指引,建議曾與確診者接觸人士若檢測結果為陰性和沒有症狀,隔離期應由14天縮減至7天,有專家警告,一宗漏網之魚也足以引發新一波疫情。
(綜合報道)
專題系列文章
- 鼻竇炎6症狀可同時出現 急性慢性治療有分別 洗鼻改善鼻塞
- 【前列腺增生】尿頻、夜尿、小便乏力 以為「屙慢少少」不理會 可招腎衰竭
- 【DSE放榜】競爭+壓力 專家:長期內捲vs.躺平可致失眠抑鬱 「45度人生」折衷方案?
- 高血脂症:肥胖不愛運動、嗜肉甜食 治療3招:健脾胃益氣除痰濕 須節制飲食
- 【偷竊癖】無法控制偷竊衝動藉以釋放壓力 事後感自責羞恥致惡性循環
- 心房顫動:心跳速率力度紊亂致心臟顫抖 中風機率增5倍 了解「脈衝場消融術」
- 腰背痛未必勞損般簡單 椎間盤、骨折、脊椎問題需治療復康並行精準診斷早日紓緩痛症
- 偏頭痛、年輕無三高突然中風 病因不明 或心臟卵圓孔未閉
- 留意體脂磅6個指標:BMI、內臟脂肪、肌肉分佈、體內年齡 數字反映健康端倪
- 心房顫動難察覺隨時併發中風、心臟衰竭 每日緩步跑30分鐘減復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