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報專訊】本港今日最低氣溫驟降至攝氏7度,明日最低8度,相對濕度最低分別僅30%及35%,天文台預測未來數天仍然寒冷。港人要在又乾又凍下過除夕元旦,在抗疫的同時,更要注意保暖,室內出動加濕器、暖爐,有什麼要注意呢?呼吸系統專科醫生梁子超接受本報查詢時說,低溫環境更有利新冠病毒存活,除了保暖外,亦提醒市民要多飲水,因黏膜濕潤可幫助自然防禦系統正常運作,有利呼吸道黏膜上的絨毛攔截病毒微粒,以對抗病毒侵襲。
相關文章:新冠肺炎|43座大廈住客、訪客或工作人員等須1月4日前強制檢測(附大廈名單)
梁子超:溫度低於4度 新冠病毒存活以星期計算
被問新冠病毒會否在乾凍環境更易傳播,梁子超表示,雖然濕度對新冠病毒影響不明確,但當濕度高於80%,會減低飛沫蒸發成為氣溶膠,從而減少空氣傳播的風險;新冠病毒在低溫環境較易存活,若氣溫低於4度以下,存活期以星期計算。
相關文章:【新冠肺炎】港大研究:新冠病毒22℃環境可存活14日 袁國勇籲:市民進入嚴密戒備狀態
室內用暖爐 宜放熱毛巾增濕度
梁子超提醒,若市民因天氣乾燥在室內使用加濕器,最好用煲過的水及注重器材清潔;如市民開暖爐,會令室內濕度進一步降低,他建議在室內放置熱的濕毛巾以增加濕度。
相關文章:新冠肺炎丨港設83個深喉唾液樣本收集點(附新增收集點名單及社區檢測中心地點)
孔繁毅:天氣寒冷長者易感染及誘發長期病 注意保暖
港大內科學系臨牀教授孔繁毅則提醒,長者及長期病患者在天氣寒冷時感染新冠病毒,更容易誘發長期病,提醒大家注意保暖。
(疫情第四波)
專題系列文章
- 拆解急性與慢性鼻竇炎成因、治療及預防方法 炎症嚴重可損視力致腦膜炎
- 【平安藥包】外出旅行必備 藥劑師列舉藥物清單:止痛退燒、腸胃不適、止暈、急救包……
- 「鎂」助眠神器?塗抹皮膚放鬆肌肉一秒入睡?拆解「鎂」功能及食物攝取
- 眼痛警號不容忽視或眼睛發炎?急性青光眼?低頭族必做護眼「20-20-20法則」
- 長者無故頻跌倒 沒先兆跌後「全無感覺」 小心或潛藏腦出血…
- 紓緩鼻敏感 抗組織胺效用副作用、噴鼻劑、洗鼻3步驟知多啲
- 諾如病毒康復者糞便帶病毒可達2周?營養師:腸胃炎期間7個飲食注意
- 爆肺興肺纖維化有關?氣喘咳嗽胸口不適病徵難辨?
- 質子治療精準應對兒童癌症 減少長遠後遺症及對發育的影響
- 嵌甲/倒甲、捲甲、灰甲有分別?足病診療師:小心剪腳甲選鞋6個秘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