淋巴系統由遍及全身的淋巴管及淋巴結組成,是人體免疫系統的重要部分。淋巴癌是淋巴系統的癌症,至今成因未明,但由於種類繁多,病徵多元化,患者很容易忽視及與其他病症混淆。為促進市民對淋巴癌的認識,由明報健康網及養和醫院合辦的「淋巴癌診療新趨勢」講座,日前假中央圖書館演講廳舉行,席上大家踴躍提問,對淋巴癌診斷及治療有更深入認識。
淋巴癌是本港十大癌症之一,每年新增病人約1,000名,死亡人數300多人。養和醫院內科部主管、綜合腫瘤科中心主任、血液科中心主任暨血液及血液腫瘤科專科醫生梁憲孫醫生表示: 「所有淋巴細胞都有機會成為癌症或腫瘤,由於淋巴細胞透過淋巴系統遊走全身,所以淋巴癌容易擴散至全身。最常見出現在腸胃、皮膚、鼻腔位置,並大部分出現在淋巴結。有三分二患者是因觸摸到淋巴結脹大而發現淋巴癌。」
仔細檢查和分類才可對症下藥
淋巴細胞主要有B、T 及NK 細胞,當中以B細胞最為常見,有八至九成患者屬於B細胞淋巴癌。淋巴癌分為何傑金氏及非何傑金氏,在華人個案中,大概九成患者屬非何傑金氏淋巴癌。根據淋巴癌細胞生長速度,分為高毒性及低毒性。高毒性生長較快,可在一至兩星期脹大一倍。低毒性生長較慢,較易處理,但復發機會高。由於淋巴癌多屬擴散性,故需留意擴散程度、檢查其他器官有否受到影響。以往會進行全身的電腦掃描檢查,現時會以正電子電腦掃描(PET / CT)探測細胞活躍情況,也會檢查骨髓是否受影響。假如高度懷疑患有淋巴癌,需將整粒有問題淋巴結以針抽或手術取出,進行活組織檢查和分類,增加用藥準確度及減少癒後情況的影響。
【升學規劃意見調查】填寫海外升學問卷調查,有機會獲得$50超市券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