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報專訊】66歲王先生最近確診高毒性瀰漫大B細胞淋巴癌,治療方案包括抗B細胞單克隆抗體利妥昔,再加多種化療藥物。王先生接受治療後反應良好,淋巴腫瘤迅速消退,估計治癒機會頗高。治療期間,王先生突然持續低燒,最終確診肺結核病,需要同時接受抗結核菌藥物治療。治療淋巴癌藥物令王先生的免疫力下降,體內潛伏的結核菌轉趨活躍,導致肺結核病。
相關文章:淋巴癌5個常見徵狀?提高警覺治癒機會高
治療淋巴癌免疫力下降誘發肺結核病 常見病徵:咳嗽發燒體重下降
結核病屬本地風土病,每年仍有不少新個案;不少香港人曾受感染,但不一定即時發病。結核菌可在人體長時間潛伏(latent infection),沒有任何病徵;但當免疫力下降時,結核菌即有可能轉趨活躍(active infection),誘發各種病徵。香港人移民外國,不少國家要求他們離港前作體檢,排除結核菌感染。
結核病影響肺部 可感染淋巴結、腦、腎、骨
結核病較多影響肺部,尤其含氧量較低的肺上葉;常見病徵包括咳嗽、發燒、夜汗及體重下降等,胸部X光檢查及胸部電腦掃描皆有助診斷。結核病亦可感染身體其他器官組織,包括淋巴結、大腦、腎臟、骨骼及胸膜腔等部位。
【升學規劃意見調查】填寫海外升學問卷調查,有機會獲得$50超市券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