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報專訊】新冠病毒本地確診個案急升,港大研究推算現時本港每名本地確診者可感染3至4人,情况如未有防疫措施時水平。港大醫學院長梁卓偉表示,現時是香港首次正式有「持續本土爆發」,東九龍及沙田為高風險地區,倡為東九龍所有老人院檢測病毒。港大微生物學系講座教授袁國勇則稱,市民進入「防疫疲勞」,強調要帶口罩、做好手部衛生;若市民沒防疫意志,「政府搞乜都無用」。
稱變種後傳播率升三成 港現高於武漢1月底
梁卓偉昨在商台《政好星期天》表示,最新統計數字推算本港新冠病毒本地個案的即時傳播率為超過3、近乎4的水平,即每名確診者可傳染3至4人。他稱首現疫情的武漢在1月底封城前,其即時傳播率為2.5至3。梁解釋,由於有研究顯示病毒變種後傳播率比以前高三成,故現時本港即時傳播率比武漢1月底時高,形容「有如疫症初期未有(防疫)措施的水平」。
倡東九老人院全檢測
梁卓偉估計,社區現時有最少五六十個隱形個案,是本港自疫情以來首次有「持續本土爆發」。他說本港有兩個高風險地理群組,分別是東九龍及沙田,東九龍特別令人擔心,因是全港其中一個最老化及貧窮的地區,老人院數目較多;若老人染疫,重症比率及死亡率比年輕人高幾倍。他建議為東九龍所有老人院做檢測,「是穩妥的策略」。另外,他相信由早前沙田瀝源邨的染疫群組開始,社區一直有隱形傳播鏈未檢測出來。
梁卓偉又說,昨日是他「第一次去講真係好嚴重」,希望市民重拾防疫精神;「每日幾十幾十新症入去,會打亂醫管局負荷」,公共衛生系統崩潰,後果不堪設想。
袁國勇在無綫《講清講楚》表示,留意到市民出現「防疫疲勞」,或要到好多病人、多人死亡,市民警覺才提升。他提到3月時已驗出七成半病毒已變種,但不太感受到有影響傳播或病情,認為是「防疫鬆下來」導致爆發。
袁:司機食肆可拒接無口罩者
節目中袁國勇多次強調市民要戴口罩、做好手部衛生、只買外賣,「最大問題不是出街見人」,而是社交時有否做足防疫措施。被問到應否立法強制戴口罩,他認為「唔可行,(不可能)逐個捉去鬧」,但認為若果有人不戴口罩乘搭的士、小巴,司機可拒載,食肆亦可不歡迎沒戴口罩者光顧。
袁國勇又說,政府措施的成功是靠市民防疫意志及心態,若市民沒有意志,「政府搞乜都無用」。
專題系列文章
- 【精神健康】港學童睡眠時間不足 睡眠失調影響情緒及學業 中大研AI改善
- 【精神健康】專家:男士多怕尷尬 家事、壓力不願求助 籲勇敢踏出第一步
- 應對過敏症學童病發 家校合作過敏反應應對方案 處理緊急狀况
- 【開學在即】陪伴孩子閒談減焦慮 提升學習適應力
- 日本腦炎感染至發病4至14日 港6年來首宗 患者發燒頭痛及嘔吐
- 調查:逾四成濕疹患者稱過往治療無效 港大推無副作用保濕霜 減誘發免疫反應
- 測試2款學生鞋致癌物「六價鉻」超標 消委:腳沾濕有敏感紅疹應停穿
- 衛署:基孔肯雅熱與登革熱傳播模式及控制方法相同 三級應變機制亦適用
- 基孔肯雅熱病毒病徵可持續7至10天 無特效藥 嚴重或用類固醇(醫言有理)
- 【傳染病】結核病大揭秘:潛伏期或至數十年 預防結核病你要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