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升學規劃意見調查】填寫海外升學問卷調查,有機會獲得$50超市券
|
又熱又侷促 易熱昏厥
酷熱天氣下遊行,不少人在人潮中感到不適甚至昏倒。家庭醫生林永和估計,昏倒原因很可能是熱昏厥(heat syncope),「如果在一個很熱、侷促、散熱不良的環境,當事人大量出汗又面紅紅,這情况下昏倒,是熱昏厥居多」。林解釋,熱昏厥是熱病之一,情况較中暑輕微。因長時間在高溫、侷促的環境下,大量出汗令身體水分流失;加上皮膚血管擴張讓身體散熱,以致大腦供血減少,導致血壓降低而昏厥。
香港急症科醫學院院長蕭粵中補充,昏厥時間長短視乎患者病情的嚴重程度,熱昏厥較輕微,昏厥時間約1至2分鐘,但病情較嚴重者或同時出現熱衰竭(heat exhaustion),昏厥時間則會較長,患者流失大量水分及鹽分,影響心臟及血管功能。
家庭醫生林永和(李祖怡攝)
突然受驚 眼前一黑昏倒
另一種昏厥時間較短,屬迷走神經昏厥。迷走神經接連頭胸腹部各個重要器官,迷走神經過度興奮,心跳就會變慢。迷走神經昏厥通常在長時間站立、環境侷促、突然受驚、疼痛、腹瀉時發生;當迷走神經受刺激,會令心跳減慢,血液輸出量減少,加上身體周邊血管擴張,令供應至大腦的血液下降,導致昏厥。林永和表示,這類患者在昏厥前通常會感到滿天星斗、眼前一黑、耳鳴、聲音變得愈來愈遠、視野收窄。蕭粵中指出,此類患者昏厥時,因腦細胞短暫性缺血,擾亂腦電波,有可能導致抽筋情况出現。
空腹致低血糖昏迷 無法自行蘇醒
低血糖是另一個導致突然昏倒的原因。林永和指出,沒吃早餐、超過6小時沒有進食的人可以出現低血糖;而服食舊式糖尿病藥物的病人,若沒吃東西而服藥,亦可能因血糖低而昏倒。一般昏厥症患者昏倒地下後,血流改變,血液由下肢流回腦部,躺下約半分鐘左右便會自行醒來;然而,低血糖人士昏倒後,若不補充糖分,通常不會自然醒來。蕭粵中補充,因血糖低昏倒的情况在香港較少見。
香港急症科醫學院院長蕭粵中(受訪者提供)
心律不協調 昏厥失脈搏呼吸
昏厥亦可由心臟疾病引致,其中以心室纖維顫動最為危險。蕭粵中指出此類患者昏厥時,心律失去協調,「個心好像打冷震」,心臟不能有效泵血至腦部及身體其他部分,導致昏厥,同時失去脈搏及呼吸;一旦身邊人不及時施行心肺復蘇法,每分鐘死亡率上升3%至4%。
感冒成藥 削弱排汗易中暑
為防昏厥,蕭粵中提醒參與戶外活動前,宜先留意天氣,若是炎熱濕侷,宜先自行評估身體狀况是否適合參與。有些人感冒不適,自覺病情輕微,購買成藥服用後繼續戶外活動,但感冒成藥或含抗組織胺,會削弱排汗功能,令人體更難散熱,增加中暑風險。因此如有感冒徵狀,應在家休息。林永和補充,某些藥物容易導致頭暈,例如降血壓藥、精神科藥物、心絞痛藥。他以降血壓藥為例,血壓藥物會影響身體自然調節血壓的機制,容易引發姿勢性低血壓 (postural hypotension),從坐或躺到站起時,血壓相差大,可能導致昏厥。
心肺復蘇——急救應先為昏倒者檢查有否呼吸及脈搏;若發現無呼吸及脈搏,須立即做心肺復蘇法。(資料圖片)
電解飲品防抽筋 每15分鐘補水
如在炎熱天氣參與戶外活動時,要穿通爽透氣的衣物,攜帶小風扇或紙扇,有助保持空氣流通,身體更易排熱,減少熱昏厥風險。另外,如長時間逗留戶外,身體大量流汗時,除了多飲水,亦應飲用電解質飲品,蕭粵中解釋,「因為汗水成分不只有水,亦有電解質,如果只補水,身體電解質會失衡,誘發抽筋。」
林永和建議,戶外活動或運動前應先喝水,活動期間亦要定時喝水,大約15分鐘飲1次水,視乎活動及個人需要。另外亦可留意小便顏色,如呈深黃便代表身體開始缺水。
文:鄧安琪、李祖怡
統籌:鄭寶華
編輯:梁小玲
電郵:feature@mingpao.com
相關文章:
急救須知:先檢查呼吸脈搏 患者側卧免窒息
【急救知識】碰撞跌倒亂急救 傷上加傷
【急救知識】有片: 紅十字會示範撼頭骨折正確急救方法
【夏日系列】消暑錯招逐個捉 冰凍甜飲 愈飲愈熱
【夏日系列】夏日養陽祛寒邪 一熱一冷招風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