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代球王馬拉當拿(Diego Maradona)在阿根廷時間周三(25日)早上於位處布宜諾斯艾利斯家中因心臟病發離世,終年60歲。馬拉當拿兩周前曾接受腦部手術,主診醫生表示手術成功,並建議嗜酒的他為健康着想,必須改變個人生活方式。原來本港心臟病的死亡人數僅次於惡性腫瘤和肺炎,據衛生防護中心資料顯示,2018年因心臟病死亡人數為6088人,其中男性佔3332,女性2756。究竟心臟病除了跟三高有關之外,還有哪些高危因素呢?減肥、戒煙重要嗎?是否可以毫無先兆奪命呢?治療上通波仔和搭橋手術又有什麼分別?術後原來還要注意……
留意胸痛警號 成因多隨時與心臟病、肺部感染、胃酸倒流有關
突然胸痛/心口痛?可以是陣痛又或者持續數天?有醫生表示,最擔心的是由心臟病引起的胸痛,特別是運動、追車、行樓梯時,心臟負荷加大,一旦心臟內血液不足,就有機會令心臟肌肉缺氧而出現心絞痛。不過,每個人對「心口痛」的感覺都不一樣,醫生臨牀上會進行什麼檢查呢?
運動健將都出事? 35歲以下 小心心臟炸彈
什麼是猝死(sudden cardiac death)呢?有醫生指出,大都是心臟原因導致,即心源性猝死。其餘則可能是因外在因素:如中暑、低溫症、濫藥、過量酒精等引發。還有猝死個案中也不乏與運動有關的,35歲以上猝死,大多是不良生活習慣引致血管硬化、血管閉塞、冠心病等;35歲以下猝死,通常是因為先天性結構性心臟病……
【心臟病與三高】冠心病可致命 檢視 6個高危因素 切記通波仔後非一勞永逸
2019年死於心臟病的人數有逾6000人(臨時數字),僅次於癌症和肺炎。當中冠心病是本港常見的致命疾病之一,冠心病的成因和高危因素是什麼呢?6個高危因素中,除了三高(高血壓、高血糖、高膽固醇)外,原來還有這些……部分患者需進行俗稱「通波仔」或「搭橋」手術。兩者有何分別?有醫生提醒,即使完成手術後,並非代表跟冠心病說再見,原因是什麼呢?
https://health.mingpao.com/%e5%86%a0%e5%bf%83%e7%97%85%e5%8f%af%e8%87%b4%e5%91%bd-%e6%aa%a2%e8%a6%96-6%e5%80%8b%e9%ab%98%e5%8d%b1%e5%9b%a0%e7%b4%a0/
【心臟病與三高】心房顫動無先兆 心跳可達200下?隨時致中風 治療康復添變數 (預防必做的5個任務)
「患有心房顫動的病人,每分鐘心跳可以高達150至200下!」醫生指出,心房顫動是臨床上最常見的心律不整,即心臟無法穩定及有規律地正常跳動,但不易被察覺。部分患者(尤其是65歲以上的長者)即使有心房顫動,但平日卻可毫無徵狀,直至突然中風入院!
【心臟病與三高】胸痛、呼吸困難?情緒引發心碎症 徵狀如心肌梗塞 嚴重可致猝死
真的有「心碎症」!而且其臨床徵狀跟心肌梗塞十分相似,患者一般會感到呼吸困難、胸口疼痛、冒冷汗等,嚴重甚至可引發心臟衰竭、猝死。心碎症患者有機會出現心臟酵素高、心電圖異常等情况,要通過什麼檢查才能夠查找病症呢?原來引發心碎症可以是因情緒而起!
吸煙傷「心」 心血管疾病風險倍增
吸煙不是傷肺嗎?跟心臟有什麼關係?有醫生指出,不要以為吸少一些煙,便等於戒煙,其實吸煙並沒有所謂的「安全」分量,即使「吸一支」都會造成傷害。他舉例,有些病人已經確診心臟病,但依然無意戒煙,即等於繼續傷害心臟、身體,後果可以是……
慎防高血壓 改善飲食習慣由低鈉開始 營養師:減重方法非戒飯
專題系列文章
- 【世界骨質疏鬆日】30歲後骨質流失快 骨骼變脆弱、易骨折 4重點防無聲疾病
- 【流感疫苗】夏季冬季流感夾擊 3類疫苗:滅活、重組、噴鼻減活怎樣揀?哪些防重症?
- 【世界精神衛生日】學童學業壓力感焦慮?家長不擅溝通? 多聆聽少批判 靠近子女助解困
- 【冠狀病毒】港大:舊藥易生抗藥性 研強效口服新藥 抗多種冠狀病毒
- 【乙型肝炎】每10個患乙肝4個不自知 篩查年內推 先驗家人帶病毒者
- 【流感疫苗】2025/26年度季節性流感疫苗接種計劃展開 一年打一次宜早不宜遲
- 重組流感疫苗是什麼?劉宇隆:適合對雞蛋過敏者接種 盧寵茂:母嬰院設賽諾菲三價滅活疫苗孕婦可接種
- 港大研究:行得快助保護呼吸系統 降患癌風險 肺癌尤顯著
- 【肥胖】全球5至19歲近1/10屬肥胖 增糖尿、心臟病風險 超加工食物所致
- 【精神健康】港大估算:去年港人自殺率升 學童輕生率減半 25至39歲男升幅最大主因財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