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報專訊】為了衣著搭配或工作需要,有些場合少不免要穿高跟鞋。然而美麗背後,不少人因為長期穿高跟鞋而承受不同程度足部痛楚。到底長期穿高跟鞋會帶來什麼健康問題?又有什麼方法紓緩?
前足承受大部分體重致變形
當長期穿著高跟鞋,身體重心向前傾,前足會承受身體大部分重量。曾有研究指出,鞋踭愈高對腳前掌的壓力愈大。穿上1吋高跟鞋,22%體重將壓向腳前掌;穿2吋及3吋高跟鞋時,腳前掌分別需承受57%及76%自身體重,腳前掌承受太大壓力,長遠會導致足部問題,如大腳趾外翻、趾間神經炎,加劇足部疼痛,影響步行及站立。嚴重情况下,甚至會出現關節炎或神經萎縮,需要外科手術解決。
相關文章:筋膜炎|練臀部小腿肌肉 踢走足底筋膜炎
足底筋膜炎 站立行走劇痛
長期穿著高跟鞋會增加足底筋膜的拉扯壓力。足底筋膜是位於腳掌蹠骨與跟骨之間一片扇形筋膜組織,平常行走時,這片組織承受體重使蹠骨與跟骨分離的拉力;當長時間足底筋膜壓力過大時,就會出現足底筋膜炎徵狀,如足跟刺痛,長時間站立和行走會加劇痛楚等情况。
膝關節炎 腰背痛
穿著高跟鞋除了影響足部問題,亦會影響身體其他關節。穿高跟鞋時,腳跟被撐起,小腿後側肌肉(腓腸肌)長期處於收縮狀態。久而久之,足踝關節活動幅度下降,而向足背方向的屈曲會受到更大限制。身體為了維持平衡,其他關節會作出不自然的調節,例如加重膝關節負荷,引發膝關節炎和關節僵硬疼痛腫脹等問題。髖屈肌亦會變得繃緊,導致盆骨前傾,造成腰椎受力不平均,增加腰背痛風險。
相關文章:膝蓋痛|每日上落一兩層樓梯 打好膝關節根基(姿治通鑑)
在無法避免要穿高跟鞋時,以下方法可以減少不適和痛症:
1. 為高跟鞋配置軟鞋墊,協助分散足部壓力
2. 避免長期穿著高跟鞋站立和走路
3. 選擇較寬和深的鞋頭,最好能讓腳趾有足夠位置自由彎曲和活動
4. 常做小腿肌肉(腓腸肌)拉筋動作,紓緩肌肉繃緊
雖然在某些場合免不了穿高跟鞋,但為了健康,最好還是減少穿著時間,在公餘和非必要時間穿回平底鞋,讓身體和足部得到足夠休息。
香港中華基督教青年會設有物理治療及痛症評估服務,查詢:2783 3616。
文:謝樂容(香港中華基督教青年會物理治療實習生)
專題系列文章
- 長者吞嚥困難 即食軟餐減營養不良風險 助照顧者減壓
- 八成強直性脊椎炎患者 30歲前首現病徵 水療助改善
- 秋季養生:少吹着冷氣火鍋、吃西瓜 保陽氣護脾胃 附滋陰潤燥食療
- 【走路姿勢】5個步姿問題 隨時引發膝痛腰痠、肩頸不適 正確走路4個注意
- 炎夏運動小心引發急性腎衰竭、橫紋肌溶解症、熱中暑 全程補水有策略
- 夏天真菌作怪 常見3種皮膚病:皮膚癬、汗斑、褶疹 抗生素治療無效
- 瘋搶爆紅公仔失控或成病態?了解購物分泌多巴胺可令人快樂減壓
- 中暑體溫高身體如焗爐 細胞變質高危 及時降溫、補充電解質 防體溫飈升
- 脊柱側彎高低肩?身體兩側不對稱? 自我篩查及早求診
- 椎間盤突出常見腰頸椎 局部劇痛嚴重走路也困難 水中物理治療有效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