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神健康】知多啲:撕裂了想修補 先為溝通尋共識

分享此內容:

【精神健康】知多啲:撕裂了想修補 先為溝通尋共識
來源:網上圖片

【明報專訊】反修例事件已持續3個月,家人朋友間可能早已爆發過衝突,想修補關係亦是一大學問。踏出第一步不容易,李昭明提議,父母子女暫時放下政見,向對方重申自己重視這段關係,並坦白自己的感受,同時亦要處理對方的感受:

「最近的事令到大家都好不開心,但不希望這影響到我們的關係。我知道此刻很難讓大家明白彼此的想法,但我希望你知道我着緊你。」

「我知道你很難受,但就算我們有不同的意見、想法或立場,我都好重視你。」

然而,社會紛爭持續,同一屋簷下的家人難免再次談到相關話題。李昭明認為,不妨就日後的溝通方式尋求一個共識,「問一下對方,之後想大家怎樣溝通。想不想討論?抑或想多說說彼此的想法?怎樣相處你會覺得舒服些?」

 

討論非政治議題試水溫

不過,最終如何溝通亦視乎大家本來的相處模式。例如,有些家長採用權威型的管教方式,傾向期望子女服從,一旦子女與他們意見不合,甚或是在政治立場上對立,雙方關係容易變得緊張。李昭明建議:「作為子女可先在其他事件上,嘗試表達自己的感受,讓父母慢慢明白子女是可以有自己的想法,再觀察父母的反應。」譬如跟媽媽說:「我知道你擔心我,我長大了,下次夜歸我會打電話給你。看,今次晚回家我也很安全呢。」相處不是一下子可以改變,大家都需要時間調節,可循序漸進,先在非政見問題上試試水溫,再逐漸在政治議題上向表達想法。

相關文章:
黃藍家人飯敘炒大鑊? 管理情緒 中秋團圓不撕裂

分享此內容:

關於明報健康網

由《明報》及養和醫院共同策劃的《明報健康網》,是一個屬於都巿人的健康資訊網站,從養生保健、均衡生活、正視都巿疾病,以及醫學科技新知等等各方面都會觸及,為注重健康的男女老幼及熱愛家庭的人士,提供一站式健康資訊。《明報健康網》聯同一眾醫生、護士、物理治療師、營養師及其他專業的醫務人員,携手與你並肩同行健康富足之路!

明報網站 · 版權所有 · 不得轉載
Copyright © 2018 – 2025. Mingpao.com All rights reserved.

Scroll to Top
【升學規劃意見調查】填寫海外升學問卷調查,有機會獲得$50超市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