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報專訊】近距離放射治療是局部針對腫瘤位置,治療前病人需要接受電腦掃描,才能做好設計計劃,確保目標治療位置有足夠放射性物質包圍,而附近重要組織盡量不受影響,適用於頭頸癌、食道癌丶膽管癌,乳癌及一些婦科癌症等。
醫療科技日新月異,近距離放射治療在近10年亦有不少新技術出現,例如磁力共振(MRI)影像導航技術便是其中之一。臨牀腫瘤科專科醫生張天怡解釋,傳統的近距離放射治療用X光定位,未必能清楚看到腫瘤的確實位置,而且為免病人要承受額外的放射劑量,整個療程只會用同一個定位圖;而MRI影像導航技術,除了可以準確定位,亦可以在每次治療前都掃描一幅最新的定位圖,配合每次器官和腫瘤的變化,使治療更為精準。
張天怡指出,「MRI影像導航技術能令輻射更集中聚焦腫瘤,並能提升劑量,這技術可以增加根治機會之餘,也能減少副作用」。研究顯示,比起傳統用X光的近距離放射治療,病人5年存活率能提升10%以上,出現嚴重後遺症的比率亦可減少。
相關文章:
【有片】唔使睇醫生?子宮頸內近距電療埋身滅癌 MRI精準追蹤變化 劑量增副作用減
專題系列文章
- 【流感疫苗】夏季冬季流感夾擊 3類疫苗:滅活、重組、噴鼻減活怎樣揀?哪些防重症?
- 【世界精神衛生日】學童學業壓力感焦慮?家長不擅溝通? 多聆聽少批判 靠近子女助解困
- 【冠狀病毒】港大:舊藥易生抗藥性 研強效口服新藥 抗多種冠狀病毒
- 【乙型肝炎】每10個患乙肝4個不自知 篩查年內推 先驗家人帶病毒者
- 【流感疫苗】2025/26年度季節性流感疫苗接種計劃展開 一年打一次宜早不宜遲
- 重組流感疫苗是什麼?劉宇隆:適合對雞蛋過敏者接種 盧寵茂:母嬰院設賽諾菲三價滅活疫苗孕婦可接種
- 港大研究:行得快助保護呼吸系統 降患癌風險 肺癌尤顯著
- 【肥胖】全球5至19歲近1/10屬肥胖 增糖尿、心臟病風險 超加工食物所致
- 【精神健康】港大估算:去年港人自殺率升 學童輕生率減半 25至39歲男升幅最大主因財務
- 新一季流感疫苗接種9.25開始 涵注射式滅活疫苗及噴鼻式減活疫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