碘質攝取不足可致甲狀腺腫大及功能不足 衛生署調查:港人滿35歲輕度缺碘

分享此內容:

碘質攝取不足可致甲狀腺腫大及功能不足 衛生署調查:港人滿35歲輕度缺碘

【明報專訊】衛生署昨日發表首份全港碘質水平主題報告,發現年滿35歲受訪者的尿碘濃度中位數低於世界衛生組織建議標準,屬碘攝取量不足和輕度缺碘,提醒市民應增加碘攝取量。35歲以下者碘質攝取量則達標,營養師丁浩恩估計與年輕人有較高健康意識和接收較多健康資訊有關,又說年滿35歲者多屬上班一族,三餐或較少吃海鮮、壽司等食物。碘質常見於紫菜和海鮮等食物,丁提醒市民每天喝兩杯牛奶和吃兩隻雞蛋,並在煮食時用加碘食鹽,便可攝取足夠碘質,毋須額外服用補充劑。衛生署指出,碘質攝取不足可導致甲狀腺腫大、甲狀腺功能不足及碘缺乏病,包括精神機能受損。

衛生署調查:港人滿35歲輕度缺碘 長者攝取更不足 可致甲狀腫腫大

衛生署於2020年11月至2022年2月做全港人口健康調查,訪問逾1.6萬名15至84歲非住院市民,其中逾2000人進一步完成身體檢查,至昨公布碘質水平主題報告,分析身體檢查中尿碘濃度結果。

衛生署調查發現,年滿35歲者碘攝取量不足,4個年齡層受訪者的尿碘濃度中位數均低於世衛標準,屬輕度缺碘,其中65至84歲者更低至77.7微克/升(見圖)。

15至24歲及25至34歲受訪者的碘攝取量則達標,尿碘濃度中位數分別為114.7和102.6微克/升。調查亦揭示,尿碘濃度中位數隨年齡增長而下降。


相關閲讀:【甲狀腺腫瘤】與大頸泡有關?出現甲亢徵狀怎辦?了解甲狀腺腫瘤的診斷及手術治療


世衛倡尿碘濃度至少每升100微克 營養師:上班族三餐少吃海鮮

根據世衛建議標準,年滿6歲兒童和成年人(撇除懷孕和哺乳期婦女),尿碘濃度中位數在100至199微克╱升之間才屬碘攝取量足夠。

被問為何年滿35歲者碘攝取量較年輕人低,丁浩恩估計年滿35歲者多為上班一族,或會在三餐飲食較少吃海鮮、壽司等食物,而目前仍有「上一代」市民有謬誤,以為進食過多雞蛋會導致膽固醇過高,導致碘攝取量進一步減少。他認為15至34歲市民平日較多接收健康資訊和有較高健康意識,故攝取足夠碘。

碘質攝取不足可致甲狀腺腫大及功能不足 衛生署調查:港人滿35歲輕度缺碘
 圖為市民在海鮮檔選購海鮮。衛生署調查發現,本港年滿35歲者碘攝取量不足,應增加攝取量。衛生署及食安中心聯合成立的預防碘缺乏病工作小組建議市民食用碘質豐富的食物,例如海產、紫菜、雞蛋等。(曾憲宗攝)

女性攝碘更少 料因食量較小

調查亦發現,15至84歲女性的尿碘濃度中位數為88.1微克/升,低於男性(93.7微克/升)。丁浩恩估計是因為女性整體進食分量比男性小。

建議:選吃碘質豐富食物、使用加碘食鹽

衛生署指出,碘質攝取不足可導致甲狀腺腫大、甲狀腺功能不足及碘缺乏病,包括精神機能受損。署方和食安中心聯合成立的預防碘缺乏病工作小組建議市民選吃碘質豐富的食物和使用加碘的食鹽等(見表)。

碘質攝取不足可致甲狀腺腫大及功能不足 衛生署調查:港人滿35歲輕度缺碘

相關閲讀:【壞膽固醇食物】嚴控優質脂肪酸及膽固醇攝取利健康 營養師教你智選食物


營養師籲每天兩杯奶兩隻蛋 毋須服補充劑

丁浩恩表示,缺乏碘質是常見問題,早有研究發現港人缺碘,而以前加碘食鹽未算普及,故市民攝取量較小,但即使加碘食鹽後來愈來愈常見,若被放在不密封容器內,加上天氣潮濕,亦會令加碘食鹽內的碘流失。他提醒市民每天喝兩杯牛奶和吃兩隻雞蛋,並在煮食時用加碘食鹽,便可攝取足夠碘質,毋須額外服用補充劑。

分享此內容:

關於明報健康網

由《明報》及養和醫院共同策劃的《明報健康網》,是一個屬於都巿人的健康資訊網站,從養生保健、均衡生活、正視都巿疾病,以及醫學科技新知等等各方面都會觸及,為注重健康的男女老幼及熱愛家庭的人士,提供一站式健康資訊。《明報健康網》聯同一眾醫生、護士、物理治療師、營養師及其他專業的醫務人員,携手與你並肩同行健康富足之路!

明報網站 · 版權所有 · 不得轉載
Copyright © 2018 – 2025. Mingpao.com All rights reserved.

Scroll to Top
【升學規劃意見調查】填寫海外升學問卷調查,有機會獲得$50超市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