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報專訊】衛生署昨日發表首份全港碘質水平主題報告,發現年滿35歲受訪者的尿碘濃度中位數低於世界衛生組織建議標準,屬碘攝取量不足和輕度缺碘,提醒市民應增加碘攝取量。35歲以下者碘質攝取量則達標,營養師丁浩恩估計與年輕人有較高健康意識和接收較多健康資訊有關,又說年滿35歲者多屬上班一族,三餐或較少吃海鮮、壽司等食物。碘質常見於紫菜和海鮮等食物,丁提醒市民每天喝兩杯牛奶和吃兩隻雞蛋,並在煮食時用加碘食鹽,便可攝取足夠碘質,毋須額外服用補充劑。衛生署指出,碘質攝取不足可導致甲狀腺腫大、甲狀腺功能不足及碘缺乏病,包括精神機能受損。
衛生署調查:港人滿35歲輕度缺碘 長者攝取更不足 可致甲狀腫腫大
衛生署於2020年11月至2022年2月做全港人口健康調查,訪問逾1.6萬名15至84歲非住院市民,其中逾2000人進一步完成身體檢查,至昨公布碘質水平主題報告,分析身體檢查中尿碘濃度結果。
衛生署調查發現,年滿35歲者碘攝取量不足,4個年齡層受訪者的尿碘濃度中位數均低於世衛標準,屬輕度缺碘,其中65至84歲者更低至77.7微克/升(見圖)。
【升學規劃意見調查】填寫海外升學問卷調查,有機會獲得$50超市券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