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報專訊】食衛局副局長徐德義表示,過去兩周本港共有685宗本地確診,253宗源頭不明,佔37%,224人、即33%無病徵,顯示社區仍有傳播鏈。此外,有關新冠疫苗方面,科興3日於醫學期刊《刺血針》發表疫苗60歲及以上組別的第一、二期臨牀數據,顯示當中有72人參與了第一期試驗,接種兩劑疫苗後,抗體產生比率為95.7%至100%;而參與第二期試驗的350人,抗體比率則有90.7%至99%。至於目前全球的疫苗供貨緊張,英國政府的疫苗工作小組資助牛津大學,昨日展開混合接種BioNTech/輝瑞和 牛津/阿斯利康的新冠疫苗研究。若能證實不同疫苗可交替使用,可令疫苗供應更有彈性。
相關文章:【新冠疫苗】決定接種新冠疫苗前要知道的7個問題 保護性、副作用?孕婦、濕疹、哮喘患者不宜接種?
科興臨牀數據 逾400名60歲以上人士測試 抗體比率逾90%
內地第二款新冠疫苗有望獲准上市。繼國藥疫苗之後,科興中維周三(3日)在官網宣布,其研製的新型冠狀病毒滅活疫苗克爾來福(CoronaVac)當天正式向國家藥監局提交附條件上市申請,並獲得受理。業界預計,克爾來福最快在農曆新年前獲批。國家衛健委新聞發言人米鋒昨日(4日)表示,目前內地累計報告重點人群接種新冠病毒疫苗已達3123.6萬劑次。
科興3日於醫學期刊《刺血針》發表疫苗60歲及以上組別的第一、二期臨牀數據,數據顯示,逾400名60歲及以上的健康人士去年於河北接種疫苗。當中有72人參與了第一期試驗,接種兩劑疫苗後,抗體產生比率為95.7%至100%;而參與第二期試驗的350人,抗體比率則有90.7%至99%。科興指,在境外的三期試驗取得進展,疫苗接種後安全性良好,保護效力達到世衛和國家要求。巴西早前公布科興疫苗在當地試驗的總體有效率為50.38%,該數據應科興要求多次押後才公布。
據《21世紀經濟報道》,在疫苗正式上市之前,這家公司正大規模急聘疫苗生產相關人員,包括大批分裝、包裝、生產技術、品質管控工程師。目前科興疫苗年產能已提升至10億劑,國藥此前亦表示年產能達10億劑以上。
另外,首批近200萬劑科興疫苗上周運抵智利。中新社引述智利衛生部長帕里斯表示,疫苗大規模接種工作周三正式開始,進展良好。
相關文章:【新冠疫苗】首批抵港BioNTech疫苗德國生產 接種前5類人士應先諮詢醫護意見
全球約1.05億人已接種疫苗 人數超確診者
此外,全球多國去年開始為國民接種新型冠狀病毒疫苗,《金融時報》昨(4日)根據其疫苗追蹤數據,指出周三(3日)全球已有約1.05億人接種,超過同時期全球累計約1.03億人確診的數目,被視為抗疫里程碑。英國牛津大學在政府資助下,昨日開始展開全球首個混合接種兩款不同藥廠的新冠疫苗研究,以測試其成效,盼為全球疫苗供應增加彈性。
牛津大學測試混合接種BioNTech/輝瑞 牛津/阿斯利康疫苗效用
《金融時報》統計顯示去年12月中疫苗接種展開後接種人數急升,至今已超過累計確診人數。目前疫苗供貨緊張,英國政府的疫苗工作小組資助牛津大學,昨日展開混合疫苗接種研究。研究員正招募820名50歲以上未接種疫苗人士參與研究,部分志願者將會相隔4或12周混合接種BioNTech/輝瑞 和 牛津/阿斯利康的新冠疫苗,亦可能因應當局批准使用其他疫苗而加入研究之中,以研究接種兩款不同疫苗對保護能力有何影響,以及混合疫苗能否對抗新型變種病毒。整個研究為期13個月,但科學家希望能在6月公布初步臨牀試驗結果,若能證實不同疫苗可交替使用,可令疫苗供應更有彈性。
不過即使疫苗供應充足,亦需應對病毒株變種問題。阿斯利康藥廠研究主管潘加洛斯(Mene Pangalos)周三稱,藥廠正跟牛津大學研製下一代可對抗不同變種病毒株的新冠疫苗,最快秋季推出。
(BBC/路透社/金融時報)
(抗疫新階段)
專題系列文章
- 【DSE放榜】投身醫護實務工作 由物理治療助理起步培訓
- 肺炎球菌可引致肺炎、腦膜炎、敗血症…接種疫苗知多啲
- 【RSV】呼吸道合胞病毒感染增 病毒6至10月較活躍 醫學會籲接種疫苗
- 中暑症狀有迹可尋 初期熱衰竭大量出汗、頭痛、惡心處理須及時 免體溫續升
- 中西藥合用改善紅斑狼瘡、乾燥綜合症等慢性炎症反應 港大:具協同療效
- 【腦癇症】機械臂微創手術確認癲癇病源 免開顱更精準 手術時間減半
- 【罕見病】子7歲確診杜興氏肌肉營養不良症 活動能力漸失不自怨 母:他是我老師
- 【Monday Blues】研究:在職與否焦慮星期一引發皮質醇高 長期壓力增心臟病風險
- 【躁鬱症】研究:鋰劑可安全應用於躁鬱症治療 副作用發病率低
- 中風病人無法吞口水 以「內窺鏡吞嚥練習」 兩月可拆胃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