X

糖尿病治療初期血糖忽高忽低?假性低血糖有原因 即時救急Tips

分享此內容:

糖尿病患者應將血糖降至正常穩定水平,惟有些患者在確診初期,開始接受治療期間,血糖可能會經歷如「過山車」般的波動,甚至突如其來出現的低血糖迹象——「頭暈眼花冒冷汗,心跳手震好肚餓」是許多患者的寫照。這其實是一種假象稱為「假性低血糖」。如不妥善處理不僅令血糖水平波動更會影響患者堅持治療的決心。究竟應如何分辨及應對假性低血糖

糖尿病治療初期血糖忽高忽低?假性低血糖有原因 即時救急Tips

假性低血糖是什麼?糖尿病患者初期治療出現不適徵狀

在醫學上,低血糖的定義是血糖值低於4 mmol/L(即3.9或以下)。養和內分泌及糖尿病中心護士梁仲怡表示,身體處於高血糖時,通常沒有明顯的感覺;但當血糖過低時,身體症狀便會相當明顯,例如極度飢餓、四肢乏力、頭暈眼花、心跳加快或手震發抖等,有些人更會飢餓得全身冒汗。「在糖尿病患者剛開始治療的過渡期間,有機會出現血糖過低的狀况,需要小心控制及監察,以免令血糖出現如高山低谷的波動。」

她解釋,部分糖尿病患者在確診初期,由於身體已習慣高血糖水平,當開始服用藥物及調整飲食後,一般而言,血糖會顯著受控並迅速下降至正常範圍,例如血糖從高水平(如10 mmol/L)大幅下降至5至6 mmol/L,身體自然會響起警號,令患者在這段期間出現假性低血糖的不適徵狀。

探究假性低血糖潛藏原因 胡亂停藥或反效果

「頭暈眼花冒冷汗,心跳手震好肚餓」是醫護人員教導糖尿病患者辨識低血糖的口訣。「出現低血糖的不適時,糖尿病患者難免感到擔憂,甚至會疑惑,已嚴格控制飲食,為何身體仍感不適?是否受藥物影響?」梁姑娘明白患者的感覺,突然低血糖的確不好受,曾有病人憶述,低血糖尤如在劇烈運動後「餓過飢」而虛脫般。

遇上假性低血糖的不適,停藥是不少患者的直接解決方法,但梁姑娘強調,胡亂自行停藥是不明智的決定。「降糖藥的作用是協助身體控制血糖過高,一旦自行停藥,初時低血糖藥的症狀會有略為紓緩的錯覺,然而,血糖始終會再度飈升,令病情惡化,屆時再控制病情,困難只會更大。」


相關閲讀:【糖尿病人外遊注意】更頻密驗血糖?出發前、旅遊期間要做足準備(附手提行李清單一覽)


藥物治療如「約定」與「承諾」

正確應對假性低血糖,患者應尋找問題的根源,抽絲剝繭探究血糖波動的原因,會否與藥物有關,抑或其他因素所導致。此時,患者必須定時檢測及記錄血糖水平,並將這些記錄如「記數簿」般交給家庭醫生或專科醫生為自己「核數」,以檢視、調整藥物處方或安排停藥。

「服用糖尿藥是一種約定,我們時常稱之為『糖約』,意即當患者決定接受降糖藥治療,這便是一種承諾,需要患者的配合,遵循醫生的處方用藥。胡亂停藥尤如『毀約』,令病情出現危機。」

她強調,糖尿病患者在治療的旅途上,或會遇到不少難關,但專業的醫護團隊都會願意在治療路上,予以陪伴、協助,與患者一起走過控糖之路。


相關閲讀:血糖過低也有問題?解構低血糖症的預防和治療


即時處理救急為先 適量軟糖或甜飲可保安全

糖尿病患者一旦出現假性低血糖,應如何處理?梁姑娘有下列建議:

  • 避免過度攝取糖分切忌直接服用過量糖分,這可能導致血糖急速上升,最終回到高血糖的水平,反而令身體難以適應正常的血糖水平。
  • 輕量補充糖分:當出現過度飢餓感時,可選擇淺嚼食物以緩解飢餓,如麵包、餅乾或水果,既能有效提供所需的能量,亦不會引起血糖的劇烈波動。
  • 多加咀嚼有助增加飽肚感,亦可助身體慢慢吸收糖分,減緩不適徵狀。

梁姑娘續稱,如果是突如其來的不適徵狀,患者未必能立即測量血糖(如在街上而沒有血糖機等),應以救急為先,在當刻先飲用含糖飲品,如半盒紙包果汁(約125毫升)、活性乳酸飲品(約100毫升),或咀嚼軟糖,務求盡快攝取約15克的糖分,讓血糖迅速上升,以確保安全。

患者返家後,緊記要測量及記錄血糖水平,若仍有懷疑或不適,可諮詢內分泌及糖尿科專科醫生、專科護士或家庭醫生,他們會根據患者的血糖數據,提供建議。

分享此內容:

Scroll to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