糖尿病的併發症有很多,但原來「糖尿眼」和「糖尿腳」以外,還有「糖尿牙」,即因糖尿病引致的「牙周病」,同樣不容忽視!表面看似毫無關聯的糖尿病與牙周病,實際已有研究證實兩者存在着密切的「雙向關係」:糖尿病會加重牙周病的病情,而牙周病的發炎反過來也會影響血糖控制,形成惡性循環。養和醫院牙周治療科專科醫生馮建裕醫生提醒,糖尿病與牙周病同屬必須長期管理的慢性炎症,建議糖尿病患者應定期檢查牙齒,以減低牙周病導致脫牙、血糖不受控等惡化風險。
糖尿病在香港十分普遍,粗略估算全港患者數目逾70萬名,馮建裕醫生指出:「若血糖控制不理想,除了會大幅增加細菌感染的風險外,也有機會引發多種併發症,當中包括『糖尿眼』、『糖尿腳』,較少人認知的『糖尿牙』也漸受關注。」
牙周病與糖尿病有雙向關係 吸煙者風險更大
馮醫生引述香港糖尿聯會及香港牙周病學及植齒學會的「糖尿病與牙周病相互關係立場書」中的數據顯示,糖尿病患者患上牙周病的風險,較一般人高出3倍。「牙周病被視為糖尿病的第六大併發症。數據亦顯示,以35至44歲的二型糖尿病患者為例,50%患有牙周病;但在非病患者中,比率則只有36%。另外,如糖尿病患者本身有吸煙習慣,罹患牙周病的風險更會是一般人的4.6倍。」
值得注意的是,糖尿病會併發牙周病,而相反,牙周病也會影響糖尿病的管理。馮醫生解釋:「牙周病是一種慢性炎症,會干擾胰島素功能,使血糖控制變得更加困難。更有研究發現,嚴重牙周病患者的糖尿病併發症和死亡風險都會明顯增加。」
他建議,在確診糖尿病初期,應同步檢查是否患有牙周病。「兩者治療相輔相成,有數據顯示,有接受牙周病治療的糖尿病患者,其糖化血紅素(HbA1c)水平可降低0.9%,已是相當顯著的血糖改善。」
知多啲:什麼是嚴重牙周病?
- 牙齦發炎及流血:經口腔檢查評估約有30%或以上的牙齦有流血現象。
- 牙周袋過深:牙周袋是牙齒與牙肉之間的空隙。當患者口腔內約20%的牙齒出現5毫米或以上的牙周袋,便屬於嚴重牙周病;牙周組織嚴重萎縮,牙齒看似愈來愈長,僅剩三分之一依附牙齦,牙齒的脫落風險極高。
相關文章:糖尿上眼嚴重可致盲出現視力模糊、飛蚊症、近視突變盡早求醫嚴控血糖有望逆轉視力
治療策略:從非侵入性深層洗牙開始
馮醫生表示,糖尿病患者的牙周病治療過程必須更嚴謹和個性化。「糖尿病患者的傷口癒合能力較差,因此治療會先採用分階段的深層清潔,避免一次性進行過多侵入性的治療,從而降低感染風險。若屬嚴重病情,則有需要𠝹開牙肉進行侵入性的手術治療。」至於癒後維護保養,一般牙周病患者痊癒後每隔6個月檢查一次便可,但糖尿病患者可能需要每3個月覆診,以進行更密集的監察和護理。
案例分享:嚴重牙周病影響社交 治療後重見笑容
馮醫生強調,切勿少覷牙周病的「破壞力」。他分享曾有40多歲的糖尿病女患者,過去10多年血糖控制不穩定,而且一直受嚴重牙患困擾卻不求醫,引致牙齒逐漸出現鬆脫或蛀牙等問題。牙患問題更令她減少社交,外出必須戴上帽子、口罩,避免被別人看到其牙齒狀况,影響自信心及生活質素。
經評估和檢查後,發現原來她的牙周病已達嚴重階段。馮醫生指,必須先採用非侵入性治療,進行深層洗牙,清除大量牙石,最終因有10多顆牙齒已見「郁動」而要脫牙。「盡可能保留病人的所有牙齒,但若病情已無法逆轉,則只有脫牙。」病人由治療至今已逾10多年,一直有定期覆診,並佩戴假牙,配合正確刷牙方法,得以保護其他牙齒的健康。「看到病人最大的改變就是能夠重新投入社交生活,重見笑容。」另外,她的血糖水平也較以前穩定。
相關文章:牙周病分4期 嚴重或致牙齒脫落 及早治療、注意口腔衛生 有望逆轉病情
牙周病早期徵狀不明顯 糖尿病者易口乾致口腔問題
馮醫生表示,由於牙周病的早期病徵可能只是在刷牙時牙齦偶爾流血、有口氣等,不少病人都誤以為是熱氣或是腸胃問題,甚至會自行喝涼茶或買止痛藥處理,結果延誤治療。「當牙齒感覺有鬆動、咀嚼食物時無力,甚至影響日常生活時,牙周病可能已屬無法逆轉的階段。」
除牙周病外,糖尿病患者還需要注意其他口腔問題,包括蛀牙、生痱滋和牙肉潰瘍等。「由於糖尿病患者的口水分泌較少,容易口乾,除了增加牙周病和蛀牙的風險外,還可能導致其他免疫系統相關的口腔疾病,例如扁平苔癬,令進食及說話時感覺不適。」他建議,除了定期檢查牙齒外,糖尿病患者可諮詢牙醫,了解可使用針對口乾的牙膏或漱口水,希望透過刺激口水分泌,減少出現牙患的問題。
牙周病可防可控4關鍵:正確刷牙+定期檢查
他還提醒,牙周病是可預防和可控制的,只要及早發現並接受治療,同樣可以完全康復。以下是預防牙周病的4個關鍵:
- 正確刷牙和使用適合的牙刷:特別是牙齒內側和後排大牙等都是刷牙時最容易忽略的位置。
- 使用牙線或牙縫刷清潔牙齒間隙:進食後不宜立即刷牙,但可使用適合的牙線和牙縫刷,可大大減少牙菌膜的積聚。
- 避免「密密食」:若每小時都食不停口,尤其是零食,有機會令口腔和牙齒長期處於酸性環境,容易出現牙齒問題,亦應避免經常飲用酸性飲料。
- 定期檢查牙齒:有助預防牙患,也能及早發現問題接受治療。
為什麼糖尿病患者更容易患上牙周病?
因為血糖控制不佳會提高細菌感染風險,令牙齦更易發炎、出血及萎縮。研究顯示,糖尿病患者患牙周病的風險比一般人高3倍;若同時吸煙,風險更提升至4.6倍。此外,牙周病本身是慢性炎症,會干擾胰島素功能,讓血糖更難控制,形成「雙向惡性循環」。
糖尿病患者應如何預防和管理牙周病?
建議及早進行牙齒檢查,並按醫生建議接受深層洗牙或分階段治療;一般患者半年覆診一次,但糖尿病患者可能需每3個月檢查。日常亦要正確刷牙、使用牙線或牙縫刷、避免經常進食零食及酸性飲料,以及處理口乾問題,以減少牙菌膜積聚和牙周惡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