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報專訊】紐約大學醫學院研究團隊新研究發現,電子煙的尼古丁煙霧可能引發肺癌,並可能令膀胱出現增生癌前病變。這一研究為電子煙的危害增添新證據。
周一(7日)在美國《國家科學院學報》發表的報告說,40隻實驗鼠連續54周暴露在含尼古丁的電子煙煙霧中,結果有9隻(22.5%)出現肺癌,另有23隻(57.5%)出現了膀胱增生的癌前病變迹象。傳統香煙中的硝酸鹽和亞硝酸鹽等化合物可發生亞硝化反應,將尼古丁轉化為致癌的亞硝胺物質。電子煙中這類化合物的水平比傳統香煙低95%,因此有宣傳稱其「更安全」。然而,新研究發現,哺乳動物細胞自身含有的一種離子也可與尼古丁發生亞硝化反應,產生亞硝胺,從而導致肺癌和膀胱的癌前期增生。
(新華社)
專題系列文章
- 9款沐浴球檢出低濃度致敏香料 5款含小物沒警告 消委會:幼童或誤吞致窒息風險
- 可吸入懸浮粒子PM10 / 微細懸浮粒子PM2.5對人體有什麼影響?
- 研究:逾10%女童缺鐵致貧血 鐵儲備不足增注意力受損風險
- 【照顧者】調查:受訪八成女性 逾半每周照顧21小時 護老者四成「高負荷」有抑鬱焦慮
- 八成中學生日花最少兩小時用電子屏幕作娛樂 衛生署:長用損健康
- 【世界防癆日】預防結核你要知 攜手應對結核病(衛生處方)
- 【精神健康】調查:23%DSE考生自評「極大壓力」七成傾向獨自減壓
- 調查:96%受訪者牙齒酸蝕 徵狀:牙齒變細變黃或崩缺「以酸代甜」飲食料元兇
- 母乳庫兩月逾百捐贈者集300升 母乳含抗體、免疫因子 保護嬰兒免受感染
- 【三高】慢病共治篩者近4成高血糖或血壓 28日起涵血脂檢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