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功減重有助有效控制三高,從而大大減低出現肥胖相關併發症的機會,而要有效控制體重,不外乎運動和控制飲食。

肥胖易致三高 加速心臟病、全身血管粥樣硬化、中風風險(附:減肥與運動實戰Tips)

分享此內容:

香港約有一半人的體重超標!營養過剩又缺乏運動,引起的肥胖問題愈趨普遍,並對血管健康構成嚴重威脅,帶來愈來愈多可致命的心臟病及中風等心血管疾病。有心臟科專科醫生指出,成功減重有助更有效控制三高──高血壓、高血脂及糖尿病,從而大大減低出現肥胖相關併發症的機會。究竟「蘋果身形」和「啤梨身形」哪種對心臟的傷害更大?減肥有沒有捷徑呢?心臟病或曾通波仔人士可以做運動嗎?

肥胖易致三高 加速心臟病、全身血管粥樣硬化、中風風險(附:減肥與運動實戰Tips)
成功減重有助有效控制三高,從而大大減低出現肥胖相關併發症的機會,而要有效控制體重,不外乎運動和控制飲食。

相關文章:【心臟病與三高】心房顫動無先兆 心跳可達200下?隨時致中風 治療康復添變數 (預防必做的5個任務)

港半數人體重超標 三高加速心臟、全身血管粥樣硬化

肥胖可說是全球性問題,世界衞生組織的數據顯示,過去40年肥胖人口急升了3倍,至於香港則約有一半人的體重超標。

養和醫院心臟科專科醫生黃曜東醫生指出,08至17年的10年間,被診斷患心臟病的人數上升兩成,除了人口老化、社會對疾病的認知增加及診斷技術進步等因素外,相信肥胖也是原因之一。他臨牀所見,近半數求診人士也有超重或肥胖問題,患有三高的比例亦較體重正常的病人為高及傾向較嚴重。

「肥胖對心臟的影響主要來自三高。不同的研究均顯示,三高會加速心臟以至全身血管出現粥樣硬化,即血管壁積聚膽固醇斑塊,引致損傷和發炎,導致血管收窄及阻塞,若發生在心臟血管可引致冠心病,如在腦部則可致缺血性中風。」他更稱,有研究指肥胖可以直接影響心臟功能並引致心衰竭。

肥胖易致三高 加速心臟病、全身血管粥樣硬化、中風風險(附:減肥與運動實戰Tips)
養和醫院心臟科專科醫生黃曜東醫生指出,肥胖對心臟的影響主要來自三高,而不同的研究已顯示,三高可加速心臟病、中風等風險,因此建議要好好控制體重,即有助控制三高。

相關文章:【肥胖系列】肥胖由病起?減肥須及時 免增心腦血管、癌病風險

蘋果身形 vs 啤梨身形 脂肪積聚地方有不同

對心臟健康而言,中央肥胖的「蘋果身形」比「啤梨身形」的傷害更大,而愈早有肥胖問題亦愈危險。

黃醫生解釋,如果男士及女士的腰臀比例分別大於0.9及0.8,便屬於中央肥胖。「蘋果身形反映脂肪集中在腹部,內臟被更多脂肪包圍,在分解時會釋放大量脂肪酸從而令膽固醇上升,與三高的關係更大。」

至於「啤梨身形」是指男女的腰臀比例分別小於0.9及0.8,脂肪多積聚在臀部和大腿,內臟脂肪相對較少,但卻會增加膝關節的負荷。

他表示,近年中學生的肥胖率有上升趨勢,情况令人關注。「若早於兒童時期已經超重,長遠來說會更早出現心臟病等併發症,成長期間亦可能影響自尊心及個人形象」。

研究:減重10公斤 血壓、膽固醇有改善

肥胖影響大,要解決便要由減重入手。黃醫生引述研究指出,肥胖人士若能減重10公斤,血壓可以下降10至20mmHg,壞膽固醇亦顯著減少15%,而減少一至兩成體重則可令血糖得到極好的控制。

減肥雖不容易,但黃醫生仍勉勵有需要人士努力嘗試。「有效控制體重可以幫助控制三高,不少病人在成功減重後,病情大有改善,並可以減少藥物劑量,出現併發症的風險也能降低。」

心臟病難逆轉 20歲起定期驗三高 有助預防心臟病

黃醫生坦言,心臟病一旦形成便難以逆轉,即使通波仔也只能「治標」一時,「血管就如積滿油脂和垃圾的渠管,一旦損壞了,通渠後仍會很容易再次堵塞。」因此最好是在心臟病未出現前做好預防。

要預防心臟病,黃醫生指根據美國心臟協會建議,無論男女、肥瘦,最好在20歲開始定期檢驗血壓、體重及膽固醇水平,以及早發現和治理,尤其是一些有遺傳性膽固醇高的人,若不及早控制,可能早至20、30歲已心臟病發!

關於減肥與運動的2個實戰Tips

減肥有沒有捷徑?

減肥不能一蹴而就,要有效控制體重不外乎運動和控制飲食,而且肥或瘦、有病還是健康人士都適用。

養和醫院心臟科專科醫生黃曜東醫生指,每星期減輕一磅已是合適的速度,而除了適量的運動,也要注意飲食,例如多吃蔬菜,少食肥膩食物,亦要控制碳水化合物的攝取,進食速度亦不能太急,否則身體會「不知飽」,每餐吃至七、八分飽已足夠。若超重嚴重則可向醫生查詢,以了解是否需要用藥物或手術幫助減肥。

建議:每星期減掉一磅、多菜少肥膩食物、每餐吃至七、八分飽已足夠

心臟病患者/曾通波仔人士可以做運動嗎?

黃醫生表示:「不同指引均鼓勵心臟病患者,甚至曾通波仔人士,都需要積極運動,最好每日做30至40分鐘、令心跳及呼吸加速的中強度帶氧運動,並要持之以恆。」

他提醒,運動期間謹記兩大守則:適可而止及循序漸進。「運動時若感覺不適,必須立即停下來,而運動的時間及強度亦要逐步增加。至於心臟病正在康復的病人,應先諮詢醫生意見才好開始運動。」他強調,肥胖人士若能多運動,即使體重降不了多少也總較不運動為佳。

建議:每日做30分鐘或以上的中強度帶氧運動,若感到不適,應立即停止運動

分享此內容:

最新文章
熱門文章
Scroll to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