肺腑之言:治急性呼吸衰竭 插喉非唯一方法
【明報專訊】每逢天氣轉冷,入院病人數字增加,因患上嚴重呼吸系統疾病而引致急性呼吸衰竭(acute respiratory failure)的個案也特別多。主要病因為肺炎和慢阻肺病(COPD)急性病發。在這些情况,除了用藥物治疾病根本,病人呼吸系統還需要接受外來支持以維持生命。
無法說話進食 或招奪命肺炎
如果單靠氧氣治療未能令血氧達滿意水平,醫生以往通常會經口腔插入喉管(俗稱「插喉」),將患者呼吸道連接至體外機器協助呼吸。但是,在「插喉」呼吸期間,病者需要藥物鎮靜以紓緩不適,無法如常地說話和進食,細菌更有可能隨供氧喉管直接進入肺部而導致奪命肺炎。
新療法縮短住院時間
近年,「無創通氣治療」(Non-invasive ventilation,簡稱NIV)為病人提供了毋須「插喉」治療呼吸衰竭的方法。病人只要佩戴一個鼻罩或面罩,經管道接駁到一個操作較簡單而體積較小的呼吸機。從醫學文獻所見,對於一些如慢阻肺病或心臟衰竭引致肺水腫(cardiogenic pulmonary oedema)等病例,NIV除可改善病情,還可以縮短住院時間和減低需要「插喉」去輔助呼吸的機率。病人除了可以繼續說話溝通外,如病情許可,更可以短時間暫停治療經口部進食。病人接受治療過程中的不適會大為減低。
鼎爺私房菜五周年盛宴 明報獨家買一送一優惠 限量50份 $1280 / 位 立即選購! |
此外,經鼻高流量氧療(High flow nasal cannula,簡稱HFNC)是另一個近年冒起的治療方法。HFNC是經鼻管為病人供應高流量、濕潤和溫暖的氧氣,以維持滿意的血氧水平。它可以為部分「1-型」急性呼吸衰竭(Type-1 acute respiratory failure)病人,提供一個避免「插喉」或減低需要依賴呼吸機支援時間的方法。
昏迷、心肺功能不穩者不適用
然而,不是每一個病例都適合NIV或HFNC。由於這些治療需要病人有一定程度清醒和呼吸能力,故一些昏迷、全沒自主呼吸能力、無法保證氣道暢通患者,就可能不適用。對於那些心肺功能維生指標極不穩定,以及經過這些治療仍未有改善的嚴重個案,就需要「插喉」接受機械通氣治療(mechanical ventilation)。當然,「插喉」與否,需要經醫生參考個別病情,以及病人和/或家屬的意願,再作出醫學決定。
文:陳偉文(香港胸肺基金會主席、呼吸系統科專科醫生)
- 【接種疫苗】累計逾2400幼童接種科興 附兒童接種疫苗途徑
- 【二代疫苗】許樹昌:接種Omicron BA.1疫苗抗體不足對抗BA.5 孔繁毅:可作加強劑 料國藥疫苗12月可打
- 【新冠疫情】納入強制檢測人士注意:各區流動採樣站、社區檢測中心名單、深喉唾液樣本包派發點(更新2022年8月4日)
- 關於小朋友及孕婦接種新冠疫苗的6個Q&As(衛生處方)
- 【新冠後遺症】研究:74%確診者30天後始恢復嗅覺 女性、有鼻塞者較難恢復
- 【世界肝炎日】嚴防丙肝 早期肝硬化多無明顯病徵 及早處理免致肝衰竭、肝癌(客座隨筆)
- 【新冠陽性】 Omicron新亞系確診或密切接觸者准居家隔離檢疫 完成可自行剪掉電子手環
- 【新冠變種】Omicron BA.2.75 傳播力高於BA.5 英美澳加德正傳播 世衛籲復口罩令
- 【新冠變種】研究:未曾染疫、已接種兩針復必泰 誘發中和抗體ZCB11有效對抗Omicron BA.1和BA.2
- 【新冠預防藥】英國阿斯利康研發中和抗體「恩適得」 獲英美歐盟授權
- 知多啲:X光造影 年輕女性未必合用
- 活動取消:【2019年淋巴癌診療新趨勢講座】淋巴癌的診斷及治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