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報專訊】原來脊柱側彎是3D!脊柱側彎是一種常見的脊柱畸形,近年在青少年群體中發病率介乎0.5%至5.2%。它不僅指脊柱在冠狀面(身體正面)出現異常側向彎曲,同時常伴隨椎體旋轉和矢狀面(身體側面)生理曲度改變。因此,脊柱側彎是一種三維(three-dimension,3D)的脊柱畸形,治療不僅要考慮冠狀面角度的改善,還需要關注軀幹旋轉、矢狀面角度(如彎腰駝背)等姿勢的矯正。
脊柱側彎常見高低肩、骨盆不平整、身體兩側不對稱 影響活動或心肺
脊柱側彎主要表現為高低肩、骨盆不平整、身體兩側明顯不對稱,以及脊柱周邊區域疼痛。脊柱側彎不僅會造成外觀畸形,令孩子產生自卑心理,還會影響活動功能,甚至對心肺等重要臟器和神經造成壓迫和損傷。
家長可為孩子初步篩查
家長可在家中為孩子初步篩查。
檢查方法:赤腳,自然站姿,雙足與肩同寬,雙目平視,手臂下垂,手掌向內。
相關閲讀:勿與寒背、姿勢不良混淆 脊柱側彎達中度或需矯形支架
從背面觀察受檢者:
‧頭部是否在正中線
‧雙肩是否平衡對稱
‧左右肩胛骨是否水平對稱
‧肘部與身體的間距是否相等
‧軀幹是否偏移
‧骨盆是否對稱
‧臀部是否水平對稱
從側面觀察受檢者:
‧頭部是否平衡
‧頸椎是否正中自然前突
‧胸椎後突弧度是否異常
‧腰椎前突及臀部曲線是否正常
從背面觀察,若發現肋骨或腰椎出現不對稱隆起、兩邊臀部不對稱、軀幹旋轉偏移;或從前面觀察,發現頭頸部不處於中位線,脊柱及胸廓兩側區域不對稱等,建議到專業醫療機構詳細檢查,配合醫生意見,積極治療,防止惡化。
相關閲讀:守護脊椎健康 養和脊椎中心一站式診治
脊骨扭轉 一邊背部突出
亞當式前彎測試法(Adam’s forward bend test)則是學校常用於篩查脊柱側彎的快速方法,觀察背部是否對稱來評估。
‧受檢者在光線明亮處,背向檢查者
‧雙腿併攏,自然站立
‧雙臂伸直合掌,肩胛骨自然下垂
‧緩慢向前彎腰至約90度,雙手合掌逐漸置於雙膝前
正常兩邊應呈水平平衡(圖A);由於脊柱側彎會引致脊骨扭轉,使一邊背部突出,造成駝峰,形成背部不對稱(圖B)。
此外,亦可以X光影像量度脊柱側彎角度(cobb angle)。Cobb angle是認可用於量化脊柱側彎嚴重程度的黃金標準,以診斷和追蹤脊柱側彎;一般而言,10°以上就會被定義為脊柱側彎。治療方面,會根據側彎程度、病情發展速度、病因及醫生意見而決定。
‧Cobb angle 0°至10°:定期複查,監測進展
‧Cobb angle 11°至25°:物理治療性脊柱側彎特定訓練
‧Cobb angle 26°至45°:脊柱側彎支具 + 物理治療性脊柱側彎特定訓練
‧Cobb angle>45°:手術 + 物理治療性脊柱側彎特定訓練
然而,cobb angle不是治療方案唯一的考慮原則。及早發現、篩查及治療,是改善青少年脊柱側彎的關鍵。如果懷疑有脊柱側彎,要及早就診,由醫生和物理治療師制訂治療方案。

文:黃宇樂(香港物理治療學會 物理治療師)
(姿錯能改)
(本網發表的作品若提出批評,旨在指出相關制度、政策或措施存在錯誤或缺點,目的是促使矯正或消除這些錯誤或缺點,循合法途徑予以改善,絕無意圖煽動他人對政府或其他社群產生憎恨、不滿或敵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