X

腦下垂體瘤早期無徵狀?注意視野模糊、收窄 腦瘤影響荷爾蒙分泌嚴重可致命

分享此內容:

視野變得模糊、收窄,致走路跌跌撞撞、駕駛時不慎撞車……單歸咎是眼睛出問題或駕駛技術不佳未必是根源問題,甚或有機會延遲正視腦部腫瘤的問題。腦下垂體瘤是其中一種可影響視力的腫瘤,多數屬良性腺瘤,因擠壓視交叉(Optic chiasma)而影響視力,但並非所有個案都需要進行切除手術,醫生會視乎情况考慮是否「與瘤共存」或藥物治療。

養和醫院神經外科專科醫生曾振邦醫生解釋,腦下垂體(Pituitary gland)位於鼻腔後方、顱底中央,亦稱為蝶鞍(Sella turcica),約1厘米。細小的腦下垂體肩負分泌荷爾蒙、協調不同內分泌系統的重要功能。

  • 腦下垂體前葉:負責分泌多種荷爾蒙,包括:促腎上腺皮質激素、生長激素、催乳激素及促甲狀腺激素等;
  • 腦下垂體後葉:負責分泌催產素及抗利尿激素。

腦下垂體瘤多屬良性腺瘤 早期無徵狀

曾醫生解釋:「腦下垂體瘤多屬良性腺瘤,其生長速度較緩慢,早期並無徵狀,當生長至一定大小(如超過1厘米),便會開始擠壓到附近的神經系統,引發病徵。」腦下垂體的上方正是視交叉,所以臨床上不少個案也會出現視力問題,例如視野模糊及收窄。

一旦患者視力受影響,主要徵狀為雙眼兩側的視野收窄、只看到前方事物,令他們在走路或駕車時,容易跌跌撞撞,碰到左右兩旁、在視野以外的東西;也有機會出現影像變暗的情况。

當出現視力問題,患者一般都會先到普通科或眼科求診,在接受相關檢查及醫生評估後,如懷疑與腦下垂體瘤相關,便會進行醫學影像掃描檢查確診。曾醫生續稱,腦下垂體瘤所導致的荷爾蒙分泌異常,徵狀未必明顯,亦可能與其他疾病相似,故須進一步檢查以作確認,包括磁力共振掃描(適用於軟組織檢查)、抽血檢驗荷爾蒙水平等。


相關文章:黃斑區常見眼疾:黃斑前膜、黃斑病變可致視力模糊、影像扭曲 勿與白內障混淆


屬非功能性腫瘤 或可「與瘤共存」

如腦下垂體瘤生長至擠壓到視交叉,一般已超過1厘米;也有病例可生長至2厘米或以上。腦下垂體瘤對身體的影響,可分為「功能性」和「非功能性」:

功能性影響:部分荷爾蒙的分泌突然增多,如生長激素(適用於成年人)過多可致肢端肥大症(Acromegaly),即身高停止增長,但四肢、鼻或舌頭卻變得愈來愈大,早期未必容易發現;至於促腎上腺皮質激素分泌過多的話,則可致庫恩氏症(Cushing’s syndrome),患者會有肥胖、高血壓和近身體中央的肌肉無力等徵狀。

非功能性影響徵狀並不明顯,常見視神經受擠壓,引致視野模糊時才令患者察覺問題。另外,如腦下垂體瘤繼續向上方生長,可能會擠壓第三腦室,阻礙腦脊液循環,形成腦積水,引發患者出現頭痛、嘔心,甚至嘔吐或嚴重至昏迷。

曾醫生指,大部分腦下垂體瘤個案也屬「非功能性」,由於不會導致特定的荷爾蒙分泌突然增多,未必會有不適或影響。此類個案可以與瘤共存,醫生一般會建議患者定期驗血以監測荷爾蒙變化,以及定期接受醫學掃描,觀察腦下垂體瘤有否持續生長或出現變化,再判斷需否接受治療。


相關文章:腦腫瘤逾150種 徵狀多變頭痛非必然 良性惡性治療方法大不同


可致命的危險情况

至於功能性的腦下垂體瘤,由於它會導致某些荷爾蒙分泌增加,長遠對身體會構成負面影響。而更危險的情况是,一旦腺瘤突然充血及脹大而導致出血,除了可引發劇烈頭痛外,更會影響控制眼球活動的神經,引致視野出現重影、無法打開眼皮等嚴重情况。值得注意的是一旦視神經持續受擠壓,有機會造成視神經永久損害,有機會失明。因此如有相關徵狀,必須立即求醫。

腺瘤出血會令腦下垂體失去正常功能,身體無法調節或分泌某些荷爾蒙,例如若無法調節促腎上腺皮質激素的話,當身體受感染,血壓可能會驟降且不回升,嚴重可以構成生命危險,所以不能輕視問題。

若腦下垂體瘤的體積大而出現急性病徵,或屬功能性分類影響內分泌,便需要透過手術切除腫瘤。但曾醫生補充,醫生會視乎個別患者的病情,商討不同的治療方案,例如影響分泌催乳素的腦下垂體瘤,對藥物治療反應良好,則未必需要進行手術,可以透過藥物縮小腺瘤。曾醫生提醒,如出現視力問題,大家應保持警覺,盡早求醫。

腦下垂體瘤早期無徵狀?注意視野模糊、收窄 腦瘤影響荷爾蒙分泌嚴重可致命
 臨床上不少腦下垂體瘤個案都會出現視力問題,例如視野模糊及收窄。若出現視力問題,應提高警覺,有需要時及早求醫。(設計圖片)
  1. 腦下垂體瘤會有哪些徵狀?什麼時候應該懷疑與視力有關?

    腦下垂體瘤多屬良性腺瘤,早期通常沒有明顯徵狀;但當腫瘤生長至一定大小(一般超過1厘米)並擠壓視交叉時,患者可能出現雙眼兩側視野收窄、視線模糊或變暗,甚至走路、駕駛時容易撞到旁邊物件。若腫瘤繼續增大,還可能影響腦脊液循環,引起頭痛、嘔心嘔吐或昏迷等嚴重症狀。
    若發現視力異常或影像變暗,應盡快求醫,進行磁力共振及荷爾蒙檢測,以排除腦下垂體腫瘤的可能。

  2. 腦下垂體瘤是否一定要做手術?有沒有其他治療方法?

    並非所有腦下垂體瘤都需要手術。醫生會根據腫瘤的功能性及大小作出判斷:
    非功能性腫瘤(不影響荷爾蒙分泌):若未造成明顯症狀,醫生可建議「與瘤共存」,透過定期驗血及影像掃描監察腫瘤變化;
    功能性腫瘤(會導致荷爾蒙分泌異常):如生長激素或促腎上腺皮質激素過多,可能需要藥物治療或手術切除
    若出現急性出血或壓迫視神經導致視力急劇惡化,則需即時手術。

分享此內容:

Scroll to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