腰痛不是長者獨有毛病,很多中年人及年青人都可能會有此問題,而且未必單純是因肌肉勞損而導致。養和醫院骨科專科醫生高天祐醫生在明報副刊一個網上講座指出,腰痛是源於腰椎出現問題,及早透過服藥及物理治療,可避免因病情加重而需要手術治療來解決。
脊椎主要功能是支撐身體、控制活動功能和保護神經組織,但由於神經線在脊椎縱橫交錯,有時醫生要透過詳細的臨床檢查才能為腰痛斷症。高醫生表示,腰椎間盤的結構是脊椎最重要的一環,就如車胎一樣承接在兩骨之間,健康的椎間盤具有足夠承托力及韌力,但如果出現裂痕或退化,就會像車胎洩氣一樣,會因承托力不足而造成腰痛。
相關文章:腰痛有原因 久坐勞損退化傷腰椎? 治療有法 強化核心肌肉要小心
神經線壓迫嚴重可致失禁
腰椎間盤一旦退化,可能會引致腰椎間盤移位、腰椎滑脫、腰椎管狹窄等不同情況。高醫生表示,最常見是腰椎間盤移位或脫出,初期病徵可能有腰痛;惟假如其移位後接近神經線,有機會致坐骨神經痛,影響範圍不但是腰部,甚至伸延至臀部到腿部位置;如果神經線受到嚴重壓迫,更有機會導致神經線損壞,引起麻痺、乏力、甚至失禁。高醫生強調,腰椎間盤移位主要是積累而成,由細小裂痕逐漸擴大並導致移位,大部分病人在20至40歲已可能出現病徵。
如果懷疑椎間盤壓迫神經,需要進行磁力共振掃描作檢查,才可了解椎間盤結構有否移位,或神經線受壓等問題。高醫生表示,一般會先採取藥物及物理治療,常用藥物包括消炎止痛藥物、治療神經痛藥物、放鬆肌肉藥物等,幫助病人止痛,從而回復其活動能力,以便開展物理治療。
物理治療一般會先從被動式物理治療開始,物理治療師會協助拉腰或以電流放鬆肌肉,其後逐步進行強化肌肉訓練,冀能幫助康復。
此外,有部分病人會因為神經線嚴重受壓,需考慮接受手術。通過手術,可解決神經線受壓,手術安全性高,可較快為病人減輕痛楚。
腰椎管狹窄影響血液循環
腰椎有可能不斷勞損退化,當腰椎形狀變得不規則、腰椎間盤磨蝕及有骨刺增生,常見會引致腰椎管狹窄問題。高醫生表示,腰椎管狹窄的病徵或不明顯,造成神經線損壞及出現乏力情況,若沒有適當處理,可能只步行五分鐘已會感到疲累。
腰椎管狹窄可通過磁力共振及電腦掃描確診,病情嚴重者或會建議接受手術治療,以令受壓腰椎管得到紓緩;現時的腰椎手術主要分為減壓、固定、矯形或合併手術,利用新科技如導航、內視鏡等,提高手術安全性及成功率。
但高醫生指出,其實大部分病人都不需要接受手術,最重要是預防及防止情況惡化,包括放鬆肌肉及糾正姿勢。例如坐姿不正會令腰椎間盤承受很大壓力,當長時間受壓,會加快腰椎間盤的勞損速度;而運動不足或肌力不足,亦容易導致寒背或凸肚等姿勢不正問題,影響腰椎健康。
要預防腰椎問題,最有效方法是進行肌肉訓練。高醫生表示,腰椎的肌肉訓練主要分為幾個階段,第一是放鬆肌肉,增加柔軟度;第二是核心肌肉訓練;最後才進行四肢肌肉鍛鍊。物理治療師會為病人制定最合適的運動,提醒病人不要胡亂在網上自學,否則會容易受傷。
專題系列文章
- 過分倚賴AI「養懶」大腦 削弱學生執行能力?4招應對方法
- 眼濕濕淚水太多非眼淺!或淚管閉塞致持續流淚小心淚囊發炎感染影響視力
- 【口乾症】長者唾液分泌減易致說話吞嚥困難 增蛀牙風險 預防6措施
- 【聲帶癱瘓2徵狀】說話聲音虛弱漏氣、飲水易嗆 喉肌電圖助一站式診治了解治療最佳時機
- 三大類型各有成因 了解特徵及早防範 中大醫院拆解糖尿病迷思
- 【乾燥症原因】眼乾如沙粒刮眼 頻喝水仍口乾 自身免疫系統病 40+女性需提高警覺
- 植牙非治本?牙周病人植牙後欠清潔保養 反覆發炎風險高
- 拆解白內障謬誤:未熟不可做手術?術後會復發?微創手術不宜遲有原因
- 避而不談「死」?長者及照顧者實踐生前整理+五道人生 活好當下
- 【世界肝炎日】廿分之一會是你嗎?乙肝要早驗早處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