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冠肺炎】袁國勇研究團隊:新冠肺炎患者戴口罩較健康者戴口罩有效

分享此內容:

【明報專訊】世界衛生組織及一些歐美國家在新冠病毒疫情爆發之初,質疑無足夠證據顯示全民戴口罩對防疫有用。港大微生物學系講座教授袁國勇領導的研究團隊,以其建立的金黃敘利亞倉鼠模型證實,口罩可有效減低非接觸傳播,即呼吸道飛沫或空中飛沫傳播,感染率下降最少一半。

【新冠肺炎】袁國勇研究團隊:新冠肺炎患者戴口罩較健康者戴口罩有效
港大微生物學系講座教授袁國勇(圖)領導的研究團隊,將感染病毒及健康的倉鼠分別置於兩組籠中,並以外科口罩分隔,分別模擬染病者及健康者佩戴口罩,結果發現佩戴口罩有效降低病毒感染率。(蘇智鑫攝)

研究團隊已建立針對研究新冠病毒的金黃敘利亞倉鼠模型,早前已證實新冠病毒可以直接或間接接觸傳播。團隊上月實驗,以倉鼠模型測試外科口罩對防止傳染的功效。

 

染疫者戴罩較健康者戴罩有效

團隊將13隻已感染病毒的倉鼠與39隻健康倉鼠做3輪測試,兩批倉鼠分別置於兩組籠中,以風扇將空氣由染病倉鼠吹向健康倉鼠,當中一輪測試兩籠之間無外科口罩,另兩輪則於兩籠中間以外科口罩分隔,分別模擬染病倉鼠及健康倉鼠戴口罩。結果顯示,在無口罩阻擋下,66.7%健康倉鼠在7日內感染病毒;若健康倉鼠的籠外以外科口罩分隔,感染率下降一半至33.3%;若在染病倉鼠的籠外以外科口罩分隔,健康倉鼠感染率更下降至16.7%。

【新冠肺炎】袁國勇研究團隊:新冠肺炎患者戴口罩較健康者戴口罩有效

 

戴罩倘染疫 病毒量少程度輕

結果發現,防止感染者散播病毒比健康者抵擋更有效。袁國勇解釋,正如感染者不戴口罩,飛沫除可直接噴人,更令周遭環境都有病毒,有更多間接接觸傳播的可能。他又相信,若染病者及健康者同時戴口罩,感染率會更低。另外,他說戴口罩者即使感染到,病毒量亦較少,病的嚴重程度亦較低,可降死亡率。

袁國勇說,實驗證實了戴口罩防疫的重要,他理解近日天氣炎熱下,市民或會抗拒戴口罩,但呼籲市民尤其在室內及封閉的場所,如乘搭公共交通工具、出入辦公室、商場等必須戴口罩;若在室外較通風地方,須保持足夠社交距離才可不用戴。

 

被問銅芯口罩效用 「有好過無」

至於政府派發的「銅芯抗疫口罩」或其他布口罩是否同樣有效,袁國勇稱「有好過無」;昨日他未有戴上銅芯口罩,他說不是不相信銅芯口罩,而是因為「好易甩出嚟」。

(抗疫新階段)

 

 

分享此內容:

關於明報健康網

由《明報》及養和醫院共同策劃的《明報健康網》,是一個屬於都巿人的健康資訊網站,從養生保健、均衡生活、正視都巿疾病,以及醫學科技新知等等各方面都會觸及,為注重健康的男女老幼及熱愛家庭的人士,提供一站式健康資訊。《明報健康網》聯同一眾醫生、護士、物理治療師、營養師及其他專業的醫務人員,携手與你並肩同行健康富足之路!

明報網站 · 版權所有 · 不得轉載
Copyright © 2018 – 2025. Mingpao.com All rights reserved.

Scroll to Top
【升學規劃意見調查】填寫海外升學問卷調查,有機會獲得$50超市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