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報專訊】世界衛生組織及一些歐美國家在新冠病毒疫情爆發之初,質疑無足夠證據顯示全民戴口罩對防疫有用。港大微生物學系講座教授袁國勇領導的研究團隊,以其建立的金黃敘利亞倉鼠模型證實,口罩可有效減低非接觸傳播,即呼吸道飛沫或空中飛沫傳播,感染率下降最少一半。
研究團隊已建立針對研究新冠病毒的金黃敘利亞倉鼠模型,早前已證實新冠病毒可以直接或間接接觸傳播。團隊上月實驗,以倉鼠模型測試外科口罩對防止傳染的功效。
染疫者戴罩較健康者戴罩有效
團隊將13隻已感染病毒的倉鼠與39隻健康倉鼠做3輪測試,兩批倉鼠分別置於兩組籠中,以風扇將空氣由染病倉鼠吹向健康倉鼠,當中一輪測試兩籠之間無外科口罩,另兩輪則於兩籠中間以外科口罩分隔,分別模擬染病倉鼠及健康倉鼠戴口罩。結果顯示,在無口罩阻擋下,66.7%健康倉鼠在7日內感染病毒;若健康倉鼠的籠外以外科口罩分隔,感染率下降一半至33.3%;若在染病倉鼠的籠外以外科口罩分隔,健康倉鼠感染率更下降至16.7%。
【升學規劃意見調查】填寫海外升學問卷調查,有機會獲得$50超市券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