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報專訊】新型冠狀病毒疫情蔓延,政府專家顧問團成員、港大微生物學系講座教授袁國勇昨日表示,病毒擴散全球,多國未能截斷病毒傳播鏈,預料疫症不會完結,相信要大部分人感染後產生抗體,疫情才會紓緩。他說目前僅0.1%人免疫,直至七成人都染病後有抗體,病例便會很少。衛生防護中心認為按袁國勇所說,今次抗疫會是一場「持久戰」,市民從此要特別注意個人衛生。
港大微生物學系講座教授袁國勇昨接受商台節目《在晴朗的一天出發》訪問表示,病毒已全球擴散,不少國家愈來愈無法完全截斷病毒傳播鏈,即使用圍堵策略,病例不會完全消失。他認為直至大部分人受感染,獲得天然免疫抗體後,疫症才會逐漸紓緩,但難料需時多久。
預計免疫人數每年增加5%
袁國勇指出,現時只有0.1%的人免疫於新型冠狀病毒,預計每年會增加5%,直至七成人有抗體,病例便會很少。他說獲內地官員告知暫未有病人痊癒後復發,港大測試亦發現本港確診者出院後,血液內抗體含量很高,推測受感染後可至少免疫5至10年。不過,他說待相關疫苗及藥物完成研究,需時一至兩年,本港沒相關行業,即使其他國家成功研發,本港或受出口限制,可能「有錢都買不到」。
稱部分人已對世衛失信任
是否宣布全球大流行分別不大
多國先後爆疫,世界衛生組織暫未宣布病毒在全球大流行。袁國勇表示,多國爆疫,部分人已對世衛失去信任,故世衛是否宣布全球大流行,已分別不大,各地會按數據決定如何做圍堵、紓緩、診斷和感染控制措施等。
港府已將健康申報擴展至所有入境旅客。袁國勇認為,香港可考慮要求從爆疫地區入境本港的人,先提交健康證明書,被驗出無病毒,並在當地接受14天檢疫後,方可入境。
麻疹逾九成人口有抗體才停傳播
衛生防護中心傳染病處主任張竹君昨表示,若部分人口有抗體,傳染病就較難傳播,例如麻疹就要超過九成人口有抗體才不會傳播,她認為按袁國勇所說,這次抗疫會是一場「持久戰」,「市民從此以後都要特別留意個人及環境衛生」。
至於本港何時要改變策略,由「圍堵」變成「緩衝」,張竹君說,要視乎世衛和專家意見。她說世衛現階段仍建議各國盡力遏制疫情,以爭取時間研發疫苗和有效藥物,本港亦會繼續圍堵有病徵的病人。
醫管局總行政經理(質素及標準)劉家獻表示,公立醫院隔離病牀仍有六至七成未使用,暫時仍能應付,但未知今次疫情會持續到何時,會聽取專家意見,再決定醫管局服務是否需要增減。
專題系列文章
- 研究:三大泌尿系統癌症—前列腺癌、膀胱癌及腎癌 全球發病率趨升
- 鼻竇炎6症狀可同時出現 急性慢性治療有分別 洗鼻改善鼻塞
- 照護食着重食物質地、營養吸收 吞嚥困難者慎吃黏稠軟滑食物 自製軟餐Tips
- 椎間盤突出常見腰頸椎 局部劇痛嚴重走路也困難 水中物理治療有效嗎?
- 【DSE放榜】投身醫護實務工作 由物理治療助理起步培訓
- 【前列腺增生】尿頻、夜尿、小便乏力 以為「屙慢少少」不理會 可招腎衰竭
- 肺炎球菌可引致肺炎、腦膜炎、敗血症…接種疫苗知多啲
- 淋巴水腫是慢性發炎 病情分4期 了解整合性淋巴退腫治療
- 【RSV】呼吸道合胞病毒感染增 病毒6至10月較活躍 醫學會籲接種疫苗
- 【DSE放榜】競爭+壓力 專家:長期內捲vs.躺平可致失眠抑鬱 「45度人生」折衷方案?